他裹着浴巾坐在电脑前,调出昨晚拍的照片。大部分画面都模糊不清,只有最后那张自动保存的井边照片异常清晰。他放大照片,井水深处的黑影轮廓逐渐清晰——那是一个巨大的龙头轮廓,鹿角蛇身,鳞片在黑暗中闪着幽光。
论坛上关于黑水村的帖子已经被删除,只剩几个零星的回复提到“龙祟”“献祭”。林羽点燃一支烟,尼古丁没能缓解他的焦虑,那个无脸黑袍人的形象总在眼前晃动。他打开搜索引擎,输入“黑水村 龙”,跳出的结果大多是旅游宣传,直到翻到第十页,才看到一篇关于地方志的扫描件。
那是一篇民国时期的县志,记载着黑水村“光绪二十三年,黑龙现,噬村民十七,井水变黑,自此年年献祭童男童女”。林羽的心沉了下去,他立刻换衣服出门,直奔市图书馆的古籍部。
市图书馆的古籍部藏在顶楼,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防虫剂和旧纸张的味道。管理员是个戴老花镜的老太太,听说他要查民国以前的地方志,慢悠悠地从抽屉里翻出钥匙:“在最里面的架子上,自己找吧,小心点,都是孤本。”
林羽在积满灰尘的书架间穿梭,终于在角落找到一摞泛黄的线装书。他一本本翻阅,手指拂过脆化的纸页,直到夕阳透过窗户照在一本蓝布封皮的书上,封面上用小篆写着《黑水村志》。
这本书比其他的都要破旧,书脊已经断裂,内页有多处水渍。林羽小心翼翼地翻开,里面的字迹是毛笔手写,墨迹有的已经晕染。开篇记载着黑水村的起源:“唐贞观年间,有龙潜于井下,庇佑村民,故得名黑水村。”
往后翻,记载着村子的繁荣,直到光绪二十三年的那一页,字迹突然变得潦草急促:“七月十五,月黑风高,井水翻涌,黑龙现形,鳞如黑铁,目似鬼火,一口吞噬三人。村人惶恐,求道士作法,言龙怨积深,需以童男童女献祭方能平息。”
献祭持续了三十年,直到民国十年,村里来了一位云游道士,自称能镇压黑龙。村民凑钱修建了后山的龙王庙,道士在庙中设下法坛,与黑龙大战三日,最终用一把宝剑将黑龙封印在井底。书里附了一张插图,画着道士手持宝剑刺向井中黑影,旁边站着一个年轻男子,眉目刚毅,腰间别着玉佩。
“赵轩……”林羽念出插图下的名字,这正是书中记载的那个协助道士封印黑龙的村民。书里说,道士封印黑龙后留下宝剑,交由赵轩世代守护,嘱咐若龙影再现,需用宝剑再次镇压。但民国二十六年之后,关于黑水村的记载就中断了,最后一页只写着:“龙醒,人空,村废。”
林羽合上书,心中疑窦丛生。如果黑龙被成功封印,为什么二十多年后又会苏醒?赵轩的后代去哪了?那个无脸黑袍人又是什么身份?他把书放回书架,转身时不小心碰掉了角落里的一个木箱。
木箱“啪”地摔在地上,里面的旧书散落一地。林羽连忙蹲下身去捡,发现其中一本没有封面的古籍,纸张是粗糙的麻纸,上面用朱砂画着奇怪的符咒。他好奇地翻开,里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像是用左手写的,记载的竟是一种早已失传的“招魂术”。
书中说,此法可招特定之人的魂魄,需在子时设坛,以其贴身之物为引,念动咒语七七四十九遍。林羽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想起照片里赵轩腰间的玉佩,如果能找到玉佩作为引魂之物,说不定能问出真相。
但古籍的最后几页写着警告:“招魂需承其怨,若魂魄含恨而死,招之必遭反噬,轻则大病,重则殒命。”林羽犹豫了,他不是鲁莽之人,但黑水村的诡异经历和照片里的龙影,像钩子一样挠着他的好奇心。
回到公寓,他把那张井边照片打印出来,对着照片里赵轩的玉佩反复研究。突然,他注意到玉佩上刻着一个“轩”字,边缘有个缺口。林羽想起白天在村头那间挂着红布的土屋,门框上似乎挂着什么东西闪了一下。
“必须再去一次。”他下定决心。当晚,林羽网购了朱砂、黄纸和蜡烛,又翻出奶奶留下的一块旧玉佩——虽然不是赵轩的,但或许能起点作用。三天后的子时,他在客厅布置了简单的法坛,照片摆在中央,黄纸画的符咒贴在四周,三支蜡烛的火苗在无风的房间里摇曳不定。
林羽深吸一口气,念起古籍上的咒语。晦涩的音节在房间里回荡,蜡烛的火苗突然变成幽绿色,墙壁上投下扭曲的影子。随着咒语的节奏加快,空气越来越冷,他仿佛听到耳边有无数细碎的低语。
“赵轩前辈,晚辈林羽,求见只为一问……”他话音未落,桌上的照片突然自行立起,照片里赵轩的身影竟变得模糊,像是要从纸里走出来。房间里的温度骤降,蜡烛“噗”地一声熄灭,黑暗中,一个模糊的身影缓缓凝聚成形。
那身影穿着民国时期的粗布短褂,身形消瘦,面容在黑暗中看不真切,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林羽握紧了口袋里的桃木挂件,声音发颤:“您是赵轩前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毛骨悚然的小故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毛骨悚然的小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