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梅本来就内向,出事后更不爱说话了。”张阿姨的声音带着惋惜,“她总穿着双软底拖鞋,白天不出门,晚上就顺着楼梯一层一层往下走,走到三楼就停一会儿,有时候能站半个多小时。”
林墨心里一紧:“为什么总在三楼停?”
“因为三楼住着她丈夫的弟弟,”张阿姨往窗外看了一眼,“她觉得丈夫的死跟小叔子有关,那时候小叔子跟她丈夫在一个工地,出事那天本来该是小叔子去外地的,结果临时换了人。”
后来苏梅的精神越来越差,有天晚上下大雨,邻居发现她倒在三楼楼梯口,送到医院没抢救过来,死因是突发心脏病。
“她走那天穿的就是那双软底拖鞋,”张阿姨的声音有些发颤,“从那以后,楼道里就总有人听到脚步声,尤其是阴雨天或者晚上,跟苏梅生前走路的样子一模一样。你妈那时候胆子大,还跟我们说别迷信,现在想想……”
林墨想起母亲笔记本里的话,突然明白为什么母亲会记录脚步声了。他谢过张阿姨回到楼上,翻开笔记本继续往下看,字迹从工整逐渐变得潦草,记录的内容也越来越诡异。
“1998年3月5日,脚步声停在门口了,我听到叹气声。”
“1998年7月12日,它好像在找东西,脚步声在楼道里来回走。”
“1999年1月3日,我看到门缝里有影子,像个穿白衣服的女人。”
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停留在2000年5月,只有一句话:“它知道了,它不会放过我的。”
林墨的手指停在字迹上,母亲当年到底知道了什么?苏梅的死真的只是意外吗?
傍晚时分,楼道里的声控灯突然开始闪烁,忽明忽暗的光线在墙壁上投下晃动的影子。接着,那熟悉的脚步声又响了起来,从四楼慢慢向下,一步一步,越来越近。
这次林墨没有躲在门后,他深吸一口气,猛地拉开了房门。
楼道里空无一人,只有声控灯还在不停闪烁,暖黄色的光线下,楼梯扶手上似乎沾着几滴深色的水渍。脚步声在他开门的瞬间消失了,但林墨清楚地感觉到,有双眼睛正在暗处看着他。
第三章 神秘符号
脚步声消失后的三天里,林墨总觉得家里少了点什么。直到他习惯性地看向墙上的挂钟,才发现那只陪伴了母亲十几年的老式挂钟不知何时停了,指针永远停在凌晨两点十分。
他摘下挂钟想看看是不是电池没电了,却在钟背面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符号。符号是用红色颜料画的,像个歪歪扭扭的“山”字,下面还拖着一条波浪线,边缘已经有些褪色。
林墨拿出手机拍下符号,翻遍了母亲的遗物,在那沓信件的夹层里找到一张泛黄的报纸。报纸是1998年的《江城晚报》,社会版的角落刊登着一则短讯:纺织厂女工苏梅意外身亡,警方初步判定为心脏病突发。
报道旁边配着一张苏梅的照片,黑白照片上的女人梳着齐耳短发,眼神温柔却带着挥之不去的忧郁。林墨注意到,照片里苏梅穿的衬衫领口处,别着一枚和挂钟后符号相似的胸针。
他决定去找张阿姨问问符号的事,刚走到二楼平台,就看到一个穿中山装的老人正在贴通知。老人头发花白,背有点驼,贴通知的手不停地发抖。
“李大爷?您还住这儿啊?”林墨认出他是以前住在二楼的退休教师,小时候总给他们讲历史故事。
李大爷转过身,看到林墨时愣了半天,才慢慢说:“是小墨啊?你妈……唉,好人不长寿。”他指了指墙上的通知,“物业说这栋楼要加装电梯,让各家商量商量。”
林墨看着通知上的红章,心里有些感慨。老楼终于要变样了,可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秘密,会不会随着电梯的加装永远被掩埋?
“李大爷,您见过这个符号吗?”林墨把手机里的照片给老人看。
李大爷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脸色一变:“这是……苏梅画的符号!”
原来苏梅生前总在楼道的墙角画这个符号,一开始大家没在意,后来发现她画符号的地方,都是她丈夫生前走过的路线。“她丈夫以前下班总从四楼往下走,在三楼平台抽烟,到二楼时会扶着扶手歇一会儿。”李大爷叹了口气,“苏梅画这些符号,是想留住他的影子吧。”
林墨追问:“那她去世前,有没有什么异常?”
李大爷的眼神暗了下来,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出事前一天晚上,我起夜时看到苏梅站在三楼楼梯口,手里拿着个红布包,嘴里念叨着‘还给我’。当时楼道灯坏了,我没看清她对面站着谁,只听到争吵声。”
“您知道红布包里是什么吗?”
“不清楚,”李大爷摇摇头,“第二天就听说她没了。对了,你妈那时候好像跟苏梅走得挺近,苏梅去世后,你妈还帮她收拾过东西。”
林墨心里一动,母亲肯定知道些什么。他回到家翻箱倒柜,终于在衣柜最底层找到一个落满灰尘的红布包。包很小,摸起来硬硬的,像是装着金属物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毛骨悚然的小故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毛骨悚然的小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