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之前,真的已经拼尽全力去相信“光”的无限可能性了吗?自己真的如自己教导大古时所说的那样,毫无保留地信任着“信念”所能带来的奇迹吗?自己言之凿凿的那些道理,自己又身体力行地做到了几分?
一种微妙的羞愧感和被隐隐挑战的情绪在她心中滋生,这并非源于竞争,而是源于一种对自身信念纯粹度的深刻审视。大古用他的行动,他那沉默而执着的努力,无声地拷问着她的内心。他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她或许存在的、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懈怠与“知易行难”。
或许,真正的信念,其重量并非在于言语的铿锵,而在于一次次失败后,依然选择抬起头、继续尝试的那份执着。光的回应,也许并非总是轰轰烈烈,它就藏在每一次不甘放弃的坚持里。
寂静的夜里,炎珊独自站在房间的窗前,望着远方基地隐约闪烁的导航灯光,她第一次如此认真地思考着自己对“光”的信念究竟建立在什么之上。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之所以能够毫不犹豫地说出“细胞转化光束”那样的设想,甚至笃定“光”能做到许多奇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来自另一个世界,看过几乎所有的奥特曼作品——她知道迪迦拥有怎样的能力,知道光之战士最终往往能够做到什么。那是一种近乎“剧透”的确信,是建立在她对“剧情”认知基础上的信任。
可大古不同。他并不知道“剧本”,也不知道奥特曼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他仅仅是出于最纯粹的意愿——想要帮助雷伊洛斯、想要实现她那一句无心的感叹——就如此执着地去尝试、去挑战一个他从未见过、甚至不确定是否存在的力量。他的相信,是真正意义上的“相信光本身”,而非“相信已知的结果”。
这让她不禁扪心自问:如果有一天,她面对的是一个她完全不知道结局的困境,一个在所有的奥特曼系列中都不曾出现过的危机,亦或者她跟不知道奥特曼、不知道光的事情,她还能像现在这样理所当然地说出“光一定能做到”吗?她还能像大古这样,即使毫无先例、即使希望渺茫,也依然拼尽全力去尝试、去信任吗?
她一直以为自己比大古更懂“光”,更懂“信念”。可事实上,她的信念是有“底牌”的,是有“参考答案”的。而大古的信念,才是真正赤诚的、无条件的、敢于走向未知的。
一种前所未有的自我怀疑悄然升起。她所传授的“信念”,究竟有多少是出自真正的领悟,又有多少只是建立在她对“剧情”的依赖之上?如果剥离了她所知的“设定”,她还能否像他一样,纯粹地、执着地、甚至有些笨拙地,去相信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
她意识到,真正的信念,其重量并不在于知道答案之后的从容,而正是在于面对未知时依然选择坚持的那份勇气。光的回应,也许从来不属于那些仅仅“知道”它存在的人,而是属于那些即使一无所知、也敢用自己的心去触碰它的人。
这一刻,炎珊站在窗边,仿佛站在两个世界的交界处。一个是由“已知”构筑的安全区,另一个是由“未知”铺成的真正的试炼之路。而她清楚地知道,从今夜开始,她必须走向后者——不是为了教导大古,而是为了真正配得上与他同行。
喜欢没有迪迦的世界请大家收藏:(m.20xs.org)没有迪迦的世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