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礼貌,别深交:熟人多是麻烦源
村里的王大伯,以前见着谁都热情打招呼。取快递时跟小哥拉家常,买菜时跟摊主聊近况,连小区里总碰面的陌生人,他也主动搭话。可慢慢的,麻烦就来了:快递小哥总让他帮忙带快递,摊主时不时给他人情价却缺斤短两,陌生邻居更是找他帮忙修水管、看孩子,拒绝了还落埋怨。
后来王大伯学乖了,再遇到这些人,只保持礼貌,公事公办。取快递只说 “谢谢”,买菜问完价付款就走,碰面了点头示意就行。他说:“人和人最好的状态,就是不远不近。你一主动热络,关系就不得不往深了走,可大多数时候,这些熟人带来的不是温暖,是扯不清的麻烦。”
村里的人都懂:没必要跟所有人都掏心掏肺,公事公办的礼貌,才是最安全的距离。少了不必要的牵绊,日子才能过得清净。
2、少打理关系,多提升自己:自己强,路才顺
村里的李四,以前总爱琢磨 “搞关系”。今天请这个吃饭,明天帮那个跑腿,觉得 “朋友多了路好走”。可结果呢?他花了不少时间和钱,真正需要帮忙时,那些 “朋友” 却都找借口推脱。而他自己的地没种好,手艺也没学精,日子过得紧巴巴。
隔壁的赵叔却不一样,他从不多花时间搞关系,一门心思种大棚、学技术。慢慢的,他的蔬菜种得又好又独特,销路越来越广,赚的钱也越来越多。以前不搭理他的人,现在都主动跟他套近乎,想跟他合作。
赵叔说:“与其花时间打理关系,不如花时间提升自己。你有了钱、有了本事,变得稀缺了,一切事情都会顺起来。人际交往的核心不是关系,是你自己。你强了,世界自然对你和颜悦色。”
3、别可怜别人:心软是病,情深致命
村里的张婶,以前总爱可怜别人。见邻居家的孩子没饭吃,就领回家抚养;见有人没钱看病,就主动借钱。可结果呢?邻居家的孩子被惯得好吃懒做,长大后还埋怨张婶没给他更好的;借钱的人不仅不还,还到处说张婶 “有钱,不在乎这点”。张婶自己倒成了最可怜的人,掏了钱、费了心,还落了一身不是。
王大伯跟她说:“你可怜谁,就会背上谁的麻烦。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可怜人,所有可怜人,背后都有可恨之处。心软是病,情深致命,别让别人的麻烦,拖垮了自己的日子。”
张婶听了,不再随便可怜别人,只在别人真的遇到难处、自己有能力时,适当帮一把。慢慢的,她不再被别人拖累,日子过得踏实又舒心。
4、别搞自我感动式付出:社会只看结果
村里的小周,以前总爱搞自我感动。在厂里上班,天天加班到深夜,觉得自己很努力,老板一定会重用他;跟人合作做生意,他天天忙前忙后,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一定会有好回报。可结果呢?老板觉得他 “没成绩,只会瞎忙”,没给他升职;合作的伙伴觉得他 “没效率,帮不上忙”,跟他散了伙。
小周委屈地找王大伯诉苦,王大伯说:“加班没用,老板要的是成绩;熬夜没用,社会看的是价值。你把过程做得再好看,结果不行,也是白搭。那些自我感动的付出,不过是安慰自己的精神麻药,没人会在意。”
小周听了,不再追求 “表面努力”,而是专注于做实事。他在厂里认真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很快就做出了成绩;后来自己创业,也只关注结果,慢慢的,生意越做越顺。
5、被夸奖时,适当露缺点:放下别人的防备
村里的小芳,以前被人夸奖就沾沾自喜。有人夸她 “长得漂亮”,她就到处炫耀;有人夸她 “手工做得好”,她就说 “没人比我做得好”。结果,别人慢慢疏远了她,还背后说她 “骄傲自满”。
后来她听了表姐的话,再被夸奖时,会适当暴露自己的缺点。有人夸她 “手工好”,她就说 “哪里哪里,我缝扣子还总缝歪呢”;有人夸她 “能干”,她就说 “我脑子笨,做事情总比别人慢半拍”。没想到,别人反而更愿意跟她来往了,觉得她 “实在,不装”。
小芳说:“别人夸你,不是你真的完美,是在试探你。人性里都有嫉妒,你适当露些缺点,才能让别人放下防备,自己也能少些麻烦。”
6、不用听别人的建议:跟着自己的心意走
村里的李叔,以前总爱听别人的建议。想种大棚,有人说 “风险大,别种”,他就放弃了;想开超市,有人说 “竞争大,赚不到钱”,他也犹豫了。结果,同龄人都赚了钱,他还在原地打转。
后来李叔狠下心,不再听别人的建议,凭着自己对市场的理解,种起了反季节蔬菜。虽然一开始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他慢慢摸索,最后赚了不少钱。李叔说:“别人给你的建议,多少都夹杂着自己的私心。如果对他没好处,谁会浪费时间给你提建议?凭着自己对世界的理解,照样能过得很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人性的那些事儿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