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凛冽,卷起雁门关前校场上的尘土,却吹不散那股几乎要凝成实质的炽热与期盼。黑压压的将士们按营按队肃立,鸦雀无声,唯有无数面残破但依旧鲜艳的汉军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每一张饱经风霜、带着战场印记的脸上,都绷紧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座临时搭建、却显得无比威严的点将台。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台前空地上堆积如山的铜钱、绢帛,以及那一摞摞代表着土地与荣耀的木质“田契”和“爵位文书”上,折射出令人心眩神迷的光芒。
点将台上,车骑将军皇甫嵩一身戎装,外罩皇帝钦赐的绣蟒战袍,面容肃穆,不怒自威。他身旁,负责记录功勋的军中司马、书记官们屏息凝神,面前的长案上堆满了简牍文书——那是经过层层核验、由各营军侯、校尉上报,并经讲武堂派出的“功曹参军”复核后的全军战功簿册。今日,将在此地,当着三军将士的面,严格执行陛下亲定、由尚书台颁布的新版《军功授爵令》。
皇甫嵩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无数双渴望的眼睛,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他深知,今日此举,绝非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对沿袭数百年、早已被世家豪强把持的旧军功制度的一次彻底颠覆,是陛下重塑大汉军魂的关键一步!其核心,便是“无论出身,唯功是举”八字。
他深吸一口气,声如洪钟,清晰地传遍整个校场:“将士们!北疆之战,赖陛下天威,赖三军效死,我大汉王师已获全胜!檀石槐败走,鲜卑胆寒,此乃尔等用热血与性命铸就之功勋!陛下有旨:有功必赏,有勋必爵!今日,便依《军功授爵令》,论功行赏!”
没有冗长的开场,直截了当,瞬间将所有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自今日起,凡我大汉将士,无论尔等出身寒门、庶民,抑或是良家子、勋贵之后,在军功面前,一律平等!斩首一级,赐钱千,布帛两匹;先登陷阵者,功加三等;缴获军械马匹、俘获敌酋者,依值论功;负伤者,亦有抚恤!”皇甫嵩的声音带着金石之音,每念出一条,台下将士的眼神就更亮一分。
“而最重要的,”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举起手中一份盖有皇帝玉玺和兵部大印的诏书,“凡积功至一定标准者,不仅赏赐财帛,更授予‘民爵’!自公士、上造、簪袅……直至关内侯!得爵者,授相应田宅,减免赋税,见官不拜!牺牲者,其爵位、田宅可由子嗣继承!陛下要让所有为国流血的勇士,不仅能在战场上光宗耀祖,更能让父母妻儿在家乡挺直腰板,安居乐业!”
“万岁!陛下万岁!”
“大汉万岁!”
短暂的寂静后,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猛然爆发,直冲云霄!许多底层士卒激动得浑身发抖,热泪盈眶。他们当兵吃粮,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除了那点微薄的军饷和虚无的忠义,何曾敢想过能有获得爵位、成为“士”的一天?尤其是那些来自边郡、家中仅有瘠田数亩甚至无立锥之地的贫苦子弟,这“授田”二字,简直比万两黄金更能打动他们的心!
授爵仪式正式开始。军中司马手持功勋簿,开始唱名。
“前锋营,甲曲三屯,士卒李二牛!斩首两级,负伤一处,积功授‘公士’爵,赐钱两千,布帛四匹,授田三十亩!田契在此!”
一名胳膊上还缠着染血麻布、面色黝黑的年轻士兵,不敢置信地愣了一下,直到被身后的同伴推了一把,才踉跄着出列,几乎是同手同脚地走上点将台。他从皇甫嵩手中接过那轻飘飘却又重若千钧的田契和爵位文书时,双手颤抖得几乎拿不住,猛地跪倒在地,以头抢地,带着哭腔嘶喊:“谢陛下天恩!谢将军!小人……不,臣!臣愿为陛下效死!万死不辞!”
这一幕,深深刺激了台下每一个人。
“陷阵营,什长王五!”司马的声音再次响起。
那名在医护营被截去一腿的什长,由两名同伴搀扶着,拄着拐杖,一步步挪上台。他看着皇甫嵩,眼眶通红。
“王五,冲锋在前,重伤不退,激励全营,功绩卓着!授‘上造’爵,赐钱五千,布帛十匹,授田八十亩!另,依《伤残抚恤令》,赐安家费两万钱,入讲武堂后勤司任职,秩比三百石!”
王五闻言,猛地扔掉拐杖,单膝跪地(尽管艰难),昂首嘶吼:“陷阵营,永不后退!谢陛下!谢将军!”他失去了一条腿,但帝国给了他尊严和未来,这比什么都重要。
唱名在继续。
“弩兵营,队率赵敢,指挥有方,弩阵毙敌近百,授‘簪袅’爵……”
“斥候队,士卒孙瘸子,探得敌情三次,功授‘公士’……”
“医护营,护工周氏(破格允许女子因功受赏),救治伤员四十七人,授‘公士’爵,赐钱帛……”
一个个名字,代表着一个个普通的军卒,他们或因斩首,或因先登,或因特殊技能,或因负伤,甚至因后勤功劳,获得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爵位和实实在在的土地。没有人在意他们的出身是佃农、是猎户、是工匠之子,功勋簿上的数字,就是他们此刻唯一的身份证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