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他拿起那枚记录着田亩数据的简牍,“关于清查田亩,全面铺开,确实力有未逮,且易打草惊蛇。或可……先从‘新垦’与‘交易’入手。”
“哦?文若此言何解?”卢植精神一振,连忙追问。
“即在推行限田令之后,规定所有新开垦的荒地,必须严格登记在册,且不得超出该户限额。同时,所有田宅交易,必须经官府认证,交易价格、亩数需记录详实,且买方购田后,其名下总田亩亦不得超出限额。如此,虽不能立刻厘清旧账,却可牢牢锁死土地兼并的增量,并逐步通过交易登记,倒逼存量土地的显形。此乃‘锁增量,逼存量’之策。”
荀彧此言一出,卢植眼中顿时爆发出精光!妙啊!这等于是在不立刻掀桌子的前提下,给土地兼并这头猛兽套上了笼头,虽然无法立刻驯服,却能让它再也无法肆意长大!
“那……那对于超出限额的旧有田产,又当如何?”老律法吏急忙问道。
“课以累进重税。”荀彧毫不犹豫地回答,“并非要立刻夺其田,而是让其持有超额土地的成本,变得极其高昂,高到无利可图,甚至成为负担。如此一来,拥有大量土地的豪强,为了规避重税,只有几条路可走:要么,主动拆分土地,假托亲友之名(但此法受限于我们之前规定的交易和新垦限制,风险增大);要么,将部分土地出售(同样受交易限制);要么,接受朝廷的‘赎买’——当然,赎买价格不可能按市价,而是按一个较低的、象征性的官价。其目的,非为夺田,而在逼其放田。”
他顿了顿,补充道:“同时,可配合‘首告’之法,鼓励知情人检举隐匿田产、诡名挟佃者,查实则重赏,并对违规者施以严惩。如此,软(重税)硬(严惩)兼施,方可见效。”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既考虑了现实阻力,又指明了操作路径,让在场众人都有种豁然开朗之感。
“那‘假民公田’呢?”负责算学的官吏迫不及待地问,他已被荀彧的思路深深吸引。
“公田来源,”荀彧指向他面前那张画满图表的白帛,“首重者,乃此次北伐后,北疆新附、可用于屯田的广袤土地!此地远离中原豪强势力范围,近乎白纸,可从容规划,施行最严格、最规范之‘假田’制度,作为样板!”
他手指移动:“其次,乃是各地抄没的官田、无主荒地。至于分授标准,彧以为,当以‘丁口’与‘劳力’结合。壮丁授田多,老弱授田少,但确保每户都能获得足以维系生存的基本田亩。租税,则采取固定比例,如‘十五税一’或‘十税一’,明确写入契约,严禁官吏额外加征。”
“至于防止官吏舞弊,”荀彧的目光变得锐利,“需建立独立的监察与复核机制。或可由即将展开行动的‘御史暗行’兼而察之,或另设田曹巡吏,定期核查授田情况,并允许受田民户直接越级上诉!同时,所有授田信息,必须造册登记,一式多份,分别存于郡县、州牧及中央大司农、尚书台,以便核对,最大限度杜绝篡改。”
荀彧侃侃而谈,将一个个看似无解的难题,逐一剖析,并提出了极具操作性和前瞻性的解决方案。他不仅考虑了政策的有效性,更深入考虑了执行的难度、人性的弱点以及监督的机制。其思虑之缜密,设计之精妙,令卢植这位海内大儒都暗自心惊,更遑论那些属官吏员,早已听得目眩神迷,对这位年轻的尚书郎佩服得五体投地。
“好!好!好!”卢植一扫之前的疲惫与凝重,抚掌赞叹,连说了三个好字,“文若之才,真乃王佐之风!如此设计,虽不敢言尽善尽美,却已最大可能堵住漏洞,指明了可行之道!老夫这便根据文若之策,重新整理细则!”
他看向荀彧的目光,充满了激赏与欣慰。皇帝慧眼识珠,此子将来,必是匡扶社稷的栋梁之材!
荀彧却并无丝毫得意之色,反而更加沉稳,他提醒道:“卢公,即便如此,推行之中,阻力必然巨大。尤其是中原腹地,豪强林立。彧建议,陛下或可采纳‘试点’之策。”
“试点?”
“正是。正如方才所言,首选北疆新附屯田区,此地阻力最小,可快速见效,积累经验,培养干才。同时,可在司隶地区,选择部分皇庄、官田进行试点。待北疆与司隶试点成功,形成规范,积累足够应对各种问题的经验后,再逐步向其他州郡推广。如此,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方可避免因操之过急而引发的全面反弹。”
卢植深以为然:“文若思虑周详,老朽不及!便依此策,我等即刻拟定北疆与司隶皇庄试点之详细方案,呈报陛下!”
秘阁之内,灯火依旧长明。虽然前方依旧道阻且长,但一条清晰可见、通往“耕者有其田”理想的道路,已在荀彧那超越时代的智慧光芒照耀下,被艰难而又坚定地勾勒出来。然而,无论是卢植还是荀彧都明白,这纸上勾勒的蓝图,一旦落入那现实利益交织的泥潭之中,必将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那些盘踞在地方上的庞然大物,绝不会坐视自己的命根子被如此制度化的手段慢慢瓦解。
悬念,如同这秘阁窗外的沉沉夜色,浓郁得化不开。这精心设计的限田之策,能否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扎下第一缕微弱的根须?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