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第一场雪,细细碎碎地飘落在洛阳城的朱墙黛瓦上,将连日来的血腥与肃杀悄然掩盖。皇城南宫的屋檐下,冰棱如剑倒悬,在稀薄的日光下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光泽。德阳殿前的广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汉白玉的栏杆上积着一层松软的新雪,整个宫城显得格外静谧而庄严,仿佛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手术之后,正在缓慢而坚定地恢复着生机。
辰时正,钟鼓齐鸣。文武百官踩着薄雪,沿着清扫出的御道,沉默而有序地步入德阳殿。与月前那种人人自危、噤若寒蝉的压抑不同,今日的朝堂之上,虽然依旧肃穆,却隐隐流动着一种新的气息——一种混杂着期待、审慎,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的气息。宦官集团的覆灭,外戚势力的退潮,以及那高效运转的“政事堂”的设立,如同几剂猛药,清除了帝国肌体上最顽固的几处痈疽,让久被压抑的活力,终于有了喘息和萌发的空间。
御座之上,刘宏依旧玄衣纁裳,冕旒垂面。但他的身姿似乎比以往更加挺拔,透过晃动的珠玉,隐约可见其下那双愈发深邃沉静的眼眸。他没有立刻让百官奏事,而是对身旁的殿中侍御史微微颔首。
侍御史会意,上前一步,展开一卷用明黄绶带系着的诏书,朗声宣道:
“陛下有旨!宣示天下!”
百官齐齐躬身,凝神静听。
“朕承天命,抚育万方。近者,天道示警,奸佞作乱,幸赖祖宗之灵,将士效命,贤臣辅佐,妖氛既扫,社稷重光。”诏书的开篇,定下了拨乱反正的基调。“然,朕深知,雷霆手段,乃为雨露均沾。今内患已平,当与天下更始,布维新之政,施浩荡之恩!”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地敲击在百官的心上。
“其一,大赦天下!自即日起,除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此十恶不罪,其余囚犯,无论已结案未结案,一律赦免!各归本业,重新为人!”
赦令一出,殿中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和议论声。十恶不赦,余者皆免!这是何等宽广的胸襟和气魄!这意味着无数被牵连入狱的党人子孙、因小过被囚的平民、乃至部分在黄巾之乱中被裹挟的协从者,都将获得新生!可以想见,这道诏书传遍州郡之时,将会是何等万民称颂的景象!
“其二,重申新政!均输平准,假民公田,兴修水利,推广农技,此四项为国本之策,各州郡必须全力推行,不得懈怠!御史台及御史暗行将严加督查,凡有阳奉阴违、推诿塞责、借机盘剥者,严惩不贷!”侍御史的声音陡然转厉,带着凛冽的寒意,让一些心存侥幸的地方大员心头一紧。
“其三,鼓励农桑!凡垦荒、精耕、产出优异者,地方官府需上报请功,朝廷将赐予爵位、钱帛,以为天下表率!各郡国需设‘劝农使’,专司农事指导、良种推广。”
“其四,兴办教育!除太学外,于各州郡设立‘官学’,选拔良家子及寒门俊才入学,由朝廷派遣博士授业。所学不仅限于经义,更需涉猎算学、律法、农工之技!所需钱粮,由新政专项基金及地方财政共同支应!”
一条条,一款款,清晰地勾勒出帝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再是空泛的仁政口号,而是具体可行的施政方针。大赦稳定人心,新政夯实根基,农桑保障民生,教育培育未来。这套组合拳,显示出皇帝及其核心智囊团深思熟虑的布局。
卢植立于文官首位,听着这熟悉的条款——其中许多都经过他在政事堂与荀彧等人反复推敲——心中感慨万千。他仿佛看到了一个被繁冗和腐败拖垮的巨人,正在甩掉包袱,轻装前行。他微微侧目,看向身旁的皇甫嵩,这位老将虽然对具体政务不甚了了,但听到兴农强兵之策,亦是微微颔首,面露赞同之色。
而站在稍后位置的荀彧,眼中则闪烁着更为理性的光芒。他看到的不仅是诏书本身的积极意义,更是其背后代表的皇权空前巩固、改革阻力降至最低的历史性机遇。许多过去因宦官、外戚掣肘而难以推行的深层改革,如今终于可以提上日程了。
“其五,”侍御史的声音继续传来,念出了最后,也是最具象征意义的一条,“为彰显陛下仁德,与民休养,即日起,减免天下田租一年!司隶及受战乱波及之冀、豫、青、徐等州,再免算赋、口赋一年!”
“陛下圣明——!”这一次,不再是程式化的回应,许多官员,尤其是出身地方、深知民间疾苦的官员,几乎是发自内心地躬身呼喊。减免赋税,这是最直接、最能惠及底层百姓的恩典!可以预见,这道诏书,将如同春风化雨,极大地缓解社会矛盾,巩固新生政权的合法性。
何进站在武官队列的边缘,穿着太傅的华丽朝服,听着这一道道与他再无直接关系的诏令,脸上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心中却五味杂陈。他知道,那个曾经需要依靠他们外戚来平衡各方势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皇帝,已经真正做到了“乾纲独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