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南宫的一角,一间不起眼的署廨内依旧亮着灯火。这里并非尚书台、枢密院那等机要重地,而是负责文书档案整理的兰台。署廨内陈设简单,书架林立,卷帙浩繁,空气中浮动着陈旧纸张和墨锭特有的气味。
一位身着低级文官服饰,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眼神沉静中带着一丝仿佛能洞悉世事的淡漠的中年人,正就着一盏油灯,慢条斯理地整理着几卷略显残破的边境奏报。他动作不疾不徐,神情专注,仿佛手中是世间最珍贵的典籍,而非枯燥的档案。
他便是贾诩,贾文和。因其通晓兵事、谋略过人,曾被段颎征辟为幕僚,后因种种原因,如今只在兰台担任一个整理兵事档案的闲职,位卑言轻,几乎被人遗忘。然而,那双看似平静的眼眸深处,偶尔闪过的精光,却预示着他绝非池中之物。
署廨的门被轻轻推开,一名小黄门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低声道:“贾先生,陛下召见。”
贾诩手中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甚至连眼皮都未曾抬起,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仿佛早已料到。他仔细地将手中的卷宗放回原处,理了理并无线头褶皱的官袍,这才起身,跟着小黄门,融入了宫道的黑暗中。
他没有被引往灯火通明的温室殿,而是来到了靠近宫墙根的一处僻静暖阁。阁内只点着两盏灯,光线昏黄,刘宏独自一人坐在一张软榻上,并未着冕服,只是一身玄色常服,在跳跃的灯火下,脸色显得有些明暗不定。
“微臣贾诩,叩见陛下。”贾诩的声音平和,没有丝毫波澜,行礼的动作标准却透着一股疏离感。
“文和来了,平身吧。”刘宏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指了指旁边的坐榻,“坐。”
“谢陛下。”贾诩依言坐下,身形挺拔,双手自然地放在膝上,静待圣谕。他没有任何询问,也没有流露出丝毫好奇,仿佛一尊没有情绪的石像。
刘宏打量着眼前这个低调得几乎毫无存在感的谋士。他知道贾诩的才能,历史上这位“毒士”算无遗策,将天下英雄玩弄于股掌之间。在这个时空,他虽未展露锋芒,但刘宏通过暗行的汇报,深知此人之智,深不可测。如今朝局微妙,他需要听听这种不囿于常理的声音。
“文和,”刘宏开门见山,没有绕圈子,“近日洛阳风云,想必你已知晓。朕虽已安抚皇甫嵩,驳其请辞,厚加赏赐,然,军中旧部尾大之势已成,隐忧未除。袁隗等辈,虎视眈眈。朕欲化解此局,文和可有以教朕?”
他没有提及曹操的密奏,也没有说荀彧的献策,而是直接抛出了核心难题,想看看贾诩会如何应对。
贾诩闻言,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眼帘微微垂下,似在沉思。暖阁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细微声响。
片刻后,贾诩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刘宏,开口道:“陛下圣心独断,已行安抚之策,此乃稳定大局之正招,诩深为钦佩。”
他先肯定了皇帝之前的做法,随即话锋一转,声音依旧平淡无奇:“然,安抚可稳一时之心,却难除根本之患。皇甫公之旧部,久随征战,情谊深厚,利益交织,盘踞中枢及北军要津,此乃痼疾。强行动之,恐生变乱;放任不管,则养痈成患。”
刘宏微微颔首,这正是他最为难的地方。“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贾诩的嘴角,似乎极其细微地动了一下,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近乎冷酷的弧度:“陛下,猛虎踞于榻旁,驱之恐噬主,不驱则寝食难安。既然如此,何不……寻一恶狼,令虎狼相争?”
“驱虎吞狼?”刘宏眼中精光一闪。这个词他太熟悉了,这正是历史上贾诩的经典手笔之一!
“正是。”贾诩的声音依旧没有什么起伏,仿佛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陛下可知,近日凉州羌乱又有复起之势?护羌校尉冷征(虚构,或沿用史实人名)兵力不足,连连求援。此外,荆州南部,山越蛮族亦时常出没,劫掠郡县,当地郡兵疲于应付。”
刘宏目光一凝,他已经明白了贾诩的意思。
贾诩继续道:“陛下可下旨,以增援边境、平定地方为名,从北军及皇甫公旧部中,抽调部分精锐,尤其是那些……与皇甫公关系最为密切、平日里也最为骄悍难制的将领及其部属,命其分赴凉州、荆州。”
“此一举,可有数利。”贾诩条分缕析,冷静得可怕,“其一,可名正言顺地将这部分‘虎’调离洛阳,远离权力中枢,使其爪牙不得伸展。中枢压力,顿时减轻。”
“其二,”他顿了顿,“凉州羌胡,荆州山越,皆非易与之辈。彼等久居边荒,熟悉地形,骁勇善战。皇甫公之旧部虽精锐,然远征异地,水土不服,补给困难,面对神出鬼没之敌,必是一场苦战、硬仗!即便能胜,亦必损兵折将,消耗其锐气与实力。此乃‘以战耗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