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去护理部交报表,路过306床,听见飞奶奶说的。”云染染笑着说,“这些小事,课本上没写,但老护士带教时都会教。当年张爷爷就教我,查房不光用眼睛看病情,还要用耳朵听需求,用心里记细节。现在我把这些教给小护士,她们以后再教给新护士,这就是护理的传承。”
汪明睿赶紧在消息里加上这两条,发送成功后,他看着笔记本上的字迹,突然想起昨天手术结束后,飞哥站在病房外,悄悄跟护士说“我爸睡眠浅,晚上巡房轻一点”的样子。原来这些不经意的细节,都是从老一辈医者那里传下来的习惯。
“对了,还有个故事,你肯定没听过。”云染染放下茶杯,语气里带着怀念,“二十年前,咱们医院还没有腹腔镜,做胆囊手术要开个二十厘米的大口子。当时外科的陈主任去外地学习,回来后想开展腹腔镜手术,没人敢试。张爷爷就第一个报名当助手,说陈主任你放心,我跟你配合。”
她摩挲着茶杯的杯沿,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手术室。“第一次手术做了四个小时,陈主任的汗把手术衣都浸透了,张爷爷在旁边递器械、吸渗液,眼睛都没敢眨一下。术后陈主任说,要不是张爷爷配合得好,他根本撑不下来。后来他们一起带教,把腹腔镜技术教给了科里所有医生,现在年轻医生做腹腔镜手术,十几分钟就能完成,比当年快多了。”
汪明睿想起飞哥说过,他刚进科时,张主任也是手把手教他腹腔镜操作,从模拟训练到上台实操,一句句纠正他的动作。“就像现在飞哥教我缝合,说‘结扎线要再紧半毫米’,跟陈主任当年教他一模一样?”
“就是这个理。”云染染点点头,“医学这行,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老一辈把经验传下来,年轻一辈在基础上改进,就像接力赛,一棒传一棒,才能跑得越来越远。你张爷爷常说,好医生不是天生的,是被老医生‘扶’着、被患者‘教’着,慢慢长大的。”
她起身把木盒收好,回来时手里拿着个小小的听诊器,是汪明睿小时候的玩具。“你小时候总爱拿着这个听诊器,追在我后面给玩具熊‘看病’。那时候我就想,要是你以后当了医生,一定要把老一辈的规矩传下去。”
汪明睿接过听诊器,冰凉的金属贴在掌心,突然想起昨天在手术室里,飞哥帮他调整手术灯角度时说的话:“当年张主任也是这么帮我调的,现在我帮你,以后你再帮你的徒弟。”
“明天早上早点去医院,”云染染拍了拍他的肩膀,“去看看飞爷爷的恢复情况,顺便学学张主任怎么查房。记住,查房不光是看病历、问病情,还要看患者的眼神、家属的表情,这些都是老医生传下来的‘秘诀’。”
汪明睿点点头,把听诊器放在桌上,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远处医院的灯火亮了起来,像一串温暖的珍珠,在夜色里闪着光。他忽然明白,医院里的传承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是搪瓷盘上的划痕,是笔记本里的批注,是手术台上的一句提醒,是病房里的一杯温水。是老医生握着新医生的手,把技术和良心一起传下去;是年轻医生仰着头,把责任和温暖接过来。
第二天早上七点,汪明睿比平时早到了半小时。护士站里,夜班护士正在交班,他看见云染染说的那个“手抖的小护士”,正拿着那个搪瓷盘,用注射器往里面注水,动作虽然还有点生涩,但手腕已经稳了不少。
“早啊,明睿医生。”小护士看见他,笑着打招呼。
“早,练得怎么样了?”汪明睿问。
“云护士长说我进步啦,昨天给患者扎针,一次就成功了!”小护士的眼睛亮闪闪的,像极了当年的云染染。
汪明睿往306床走,路过医生办公室,看见飞哥正对着电脑写病程,张主任站在旁边,手里拿着支红笔,时不时指点两句。“这里要写清楚术后排气时间,老年人恢复慢,这个细节很重要。”张主任说。
“知道了张哥,我加上。”飞哥立刻动手修改,笔尖在键盘上敲得飞快。
汪明睿想起云染染的笔记,原来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带教的模样都是一样的——前辈俯身指点,后辈仰头学习,在病房的白炽灯下,把一个个细节刻进心里。
306床的飞爷爷已经醒了,飞奶奶正给他喂蜂蜜水,水温不烫不凉,刚好合适。“飞爷爷,感觉怎么样?”汪明睿走过去问。
“好多了,不疼了。”飞爷爷笑着说,“昨晚护士巡房轻手轻脚的,一点都没吵着我,你们医院的服务真周到。”
汪明睿看向旁边的护士,正是云染染带的那个小护士。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是云护士长交代的,说您睡眠浅,要轻一点。”
这时飞哥和张主任走了进来,张主任用听诊器听了听飞爷爷的肺部,又摸了摸他的伤口。“恢复得不错,今天可以下床活动活动了。”他转头对飞哥说,“等会儿教明睿怎么指导患者术后活动,老年人下床要循序渐进,先坐一会儿,再站一会儿,别着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萌宠特攻请大家收藏:(m.20xs.org)萌宠特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