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北戎营地的肃杀和阴冷不同,中原边境的镇北王府,此刻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半个月前,墨临渊率领大军,成功击退了北戎的入侵,收复了被北戎占领的三座城池,还救出了包括陈三在内的两百多名中原俘虏。消息传回京城,皇帝下旨嘉奖,镇北王府上下,一片欢腾。
王府的前院,搭起了高高的戏台,戏台两侧挂着红色的灯笼,上面写着 “庆功” 二字。请来的戏班子正在演唱《穆桂英挂帅》,锣鼓声、唱腔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王府的士兵和仆人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有的在台下看戏,有的在院子里摆着宴席,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和美酒,士兵们举杯欢庆,大声谈笑,空气中弥漫着酒肉的香气和欢声笑语。
“王爷威武!”
“击退北戎,保家卫国!”
阵阵欢呼声从戏台上传来,配合着戏文里的英雄事迹,让整个前院都充满了激昂的气氛。墨临渊的副将赵烈,正端着酒碗,和几个士兵拼酒,他酒量好,喝得面红耳赤,还在大声喊着 “再来一碗”,引得周围的人阵阵哄笑。
可在王府的后院,却又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有一片新开辟出来的空地,空地周围用木栅栏围了起来,栅栏上挂着白色的布条,透着肃穆的气息。十几个工匠正在忙碌着,他们手里拿着铁锹、锤子和刻刀,有的在平整土地,有的在打磨石碑,有的在准备刻字用的墨水 —— 他们正在为这次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们,建造一座英烈碑。
墨临渊和云舒就站在空地旁边,静静地看着工匠们干活。墨临渊穿着一身玄色的常服,腰间系着一块墨玉佩,脸上的线条依旧冷硬,但眼神里却带着几分沉重。云舒穿着一身素色的衣裙,头上没有戴任何首饰,显得格外素雅。她的手里拿着一束刚采摘的野花,有黄色的小菊,白色的蒲公英,还有几朵粉色的蔷薇,虽然不名贵,却透着一股生机勃勃的气息。
“已经统计出来了吗?这次牺牲的将士,一共有多少人?” 云舒的声音很轻,带着几分沙哑。这些天,她除了要处理战后的医疗事宜,给受伤的士兵换药、包扎,还要帮忙统计阵亡将士的名单,每天都忙到深夜,声音早就累得沙哑了。
墨临渊轻轻握住云舒的手,她的手很凉,还带着几分疲惫,他心疼地用拇指揉了揉她的手心:“统计出来了,一共三百二十一人。其中,骑兵一百零三人,步兵二百一十六人,还有两个医护兵,是在抢救伤员的时候,被北戎的流箭射中,牺牲的。”
云舒的眼眶瞬间红了,她想起了那两个医护兵 —— 一个叫林春,一个叫苏秋,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姑娘。林春是江南人,家里是开药铺的,她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医,医术很扎实;苏秋是北方人,性格爽朗,像个男孩子,之前是个猎户,因为懂点草药知识,就加入了医疗队。在这次战争中,她们冒着生命危险,在战场上抢救伤员,好几次都差点被北戎的箭射中,可她们从来没退缩过。最后一次抢救时,一支流箭射向受伤的士兵,林春扑过去挡住了箭,苏秋在给林春包扎时,又被另一支箭射中,两个人就这样,永远地留在了战场上。
“她们还那么年轻……” 云舒的声音带着哭腔,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林春还说,等战争结束了,要带我们去江南看西湖;苏秋说,要教我们打猎,说北方的山林里有很多珍稀的药材……”
墨临渊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用指腹擦去她眼角的泪水,语气坚定:“她们是英雄,是中原的英雄。这座英烈碑,会永远记住她们的名字,后人也会永远记得,是她们用生命,守护了我们的家园。”
工匠们还在忙碌着,一个年长的工匠走到墨临渊和云舒面前,躬身行礼:“王爷,王妃,石碑的底座已经打好了,明天就可以开始刻字了。您看,碑上的字,用什么字体比较好?” 这个老工匠是附近有名的石匠,刻过很多墓碑,手艺很好。
墨临渊看了云舒一眼,示意她来决定。云舒深吸一口气,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定了定神:“用楷书吧,楷书端正、庄重,适合刻在英烈碑上。每个名字的后面,都要刻上他们的籍贯和牺牲的时间,不能让他们被遗忘。” 她还记得林春的籍贯是江南苏州,苏秋是北方张家口,这些细节,她都要一一确认,不能出错。
“是,属下明白。” 老工匠躬身应道,转身继续去忙碌了。他走到石碑前,拿起刻刀,在石碑上轻轻划了一道横线,作为刻字的基准线,动作认真而虔诚 —— 他知道,这座碑不是普通的墓碑,是为英雄而立的,容不得半点马虎。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空地上,给石碑和工匠们都镀上了一层金色。云舒和墨临渊依旧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前院的锣鼓声和欢笑声,偶尔会传到后院,却丝毫影响不到这里的肃穆。云舒的目光落在石碑上,虽然上面还没有刻字,但她仿佛已经看到了上面的名字 —— 林春、苏秋、李铁柱、王二牛……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请大家收藏:(m.20xs.org)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