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碑的刻字工作还在继续,工匠们每天天不亮就开工,直到天黑才收工,进度很快。云舒每天都会去后院看看,有时候会帮工匠们递递工具,有时候会站在石碑前,默默地看着那些刻好的名字,在心里默念他们的故事。
这天下午,云舒没有去后院,而是待在自己的书房里。书房里的桌子上,堆满了各种图纸和笔记,有疫苗的研发记录,有急救包的构造图,还有麻醉针的配方和使用说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子上,给这些纸张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王妃,这是您要的疫苗保存记录,还有上次战争中,急救包和麻醉针的使用统计。” 一个小丫鬟端着一个木盒,轻轻走进书房,将木盒放在桌子上,躬身行礼后,便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这个小丫鬟叫青竹,是云舒的贴身丫鬟,跟着云舒很久了,做事很细心。
云舒放下手里的笔,打开木盒。木盒里装着几叠厚厚的纸张,最上面的一份,是疫苗的保存记录。她拿起记录,仔细地翻看着 —— 上面详细记录了疫苗在不同温度、不同保存方式下的活性变化:在常温下(20℃左右),疫苗的活性只能保持 3 天;在低温下(0℃-5℃),活性能保持 7 天;如果温度低于 0℃,疫苗会结冰,活性会迅速流失,甚至产生有害物质。记录的最后,还附了一张表格,对比了这次战争中,不同保存方式下疫苗的使用效果 —— 保存得当的疫苗,有效率达到了 80%;而保存不当的疫苗,有效率只有 20%,甚至还出现了不良反应。
“看来,疫苗的保存方式,确实是个大问题。” 云舒轻轻皱了皱眉。这次的疫苗,因为需要运输到前线,只能用木盒和保温棉简单保存,很多疫苗在运输过程中就已经变质,不仅没能起到预防作用,还导致了一些士兵出现不良反应。如果能找到一种更好的保存方式,让疫苗能在长途运输后,依然保持活性,那以后在应对瘟疫或者战争时,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她又拿起一份急救包的使用统计。上面记录着,在这次战争中,一共使用了三百二十个急救包,抢救了两百四十多名伤员,其中有一百八十多名伤员,因为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伤口没有感染,很快就恢复了战斗力;还有六十多名重伤员,因为急救包的及时处理,为后续的手术争取了时间,最终也脱离了危险。这个数据让云舒很欣慰 —— 急救包的设计是成功的,它确实能在战场上,为伤员争取更多的时间。
“不过,急救包的容量还是有点小,里面的药品种类也不够齐全。” 云舒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想法,“下次可以设计两种急救包:一种是单兵急救包,体积小,方便士兵随身携带,里面只放止血带、消毒棉、止痛药这些最基础的物品;另一种是医护兵急救包,体积大一点,里面可以多放一些常用的药品和器械,比如缝合针、消炎药、骨折固定夹板等等,这样就能应对更多复杂的伤情。”
最后,她拿起麻醉针的使用记录。麻醉针在这次战争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需要手术的伤员,因为注射了麻醉针,减少了很多痛苦,手术的成功率也提高了不少。但记录上也提到了两个问题:一是麻醉针的效果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只能维持一个时辰左右,对于一些复杂的手术来说,时间不够;二是对一些体质特殊的伤员,比如年老体弱或者肥胖的伤员,麻醉效果不是很好,甚至会出现过敏反应。
“麻醉针的配方,还需要再改进。” 云舒喃喃自语,手指在纸上轻轻敲击着,“可以尝试增加一些新的药材,比如曼陀罗花的提取物,延长麻醉效果的持续时间;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体质的伤员,调整配方的比例,比如减少对年老体弱伤员的麻醉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整理完这些记录,云舒靠在椅子上,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她看着桌子上的图纸和笔记,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新的想法 —— 口服疫苗。
之前的疫苗,都是通过注射的方式使用,这种方式虽然效果直接,但也有很多缺点:一是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操作,普通士兵和百姓不会使用;二是需要消毒,否则容易引发感染;三是在大规模使用时,效率很低,比如应对瘟疫时,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挨个注射,根本来不及。
如果能研发出口服疫苗,让人们像吃药一样,就能获得免疫力,那无疑会方便很多。口服疫苗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百姓自己就能服用;也不需要消毒,减少了感染的风险;最重要的是,大规模使用时效率很高,只需要将疫苗分发给百姓,就能快速建立免疫屏障 —— 这对于应对大规模瘟疫,或者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推广疫苗,都有很大的意义。
“口服疫苗……” 云舒的眼睛亮了起来,她赶紧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简单的草图。草图上是一个胶囊形状的东西,里面装着疫苗的活性成分。口服疫苗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让疫苗中的活性成分,顺利通过人体的消化系统,不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然后被肠道吸收。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口服疫苗的研发,就能迈出一大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请大家收藏:(m.20xs.org)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