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研究中心的核心古籍解析室内却灯火通明。空气仿佛凝固,只有格桑卓玛指尖划过古老羊皮卷的细微声响,以及她偶尔调整特殊光谱灯角度时发出的轻咔声。林澈、沈雨霏和赵晴围在一旁,屏息凝神。
“不行,常规波段已经无法显示更多信息了。”格桑卓玛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挫败,“这卷‘禹贡山海密藏’的最后一章,使用了至少三种加密层。我们解开了文字加密和能量印记,但这最后的光感加密……”
她说着,无意间将光谱灯扭向一个冷僻的紫外波段,灯光角度恰好与窗外透入的、被特殊玻璃过滤后的微弱月光重合。
奇迹发生了。
羊皮卷边缘那些看似装饰性的暗金色纹路,骤然如水银般流动起来,腾起一片朦胧的光晕。光晕在空气中交织、凝聚,最终形成了一幅不断变幻的立体星图,星图下方,无数细密如蚁的古篆文如同拥有生命般流转、组合。
“天啊……”沈雨霏轻掩朱唇。
星图之中,几个关键节点被刺目的红光标记,其中一个,正是现代地理坐标上的昆仑山脉核心区域。而那些流转的文字,正与全息投影屏上实时显示的全球能量监测网络数据,进行着骇人的同步对应!
“昆仑墟动,天下大疫。”格桑卓玛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念出了光晕中最醒目的一行箴文,“其波如潮,三盈三虚,周期而作。下一次峰值……根据星象推演与能量潮汐模型计算,就在七十三日之后!”
林澈一步踏前,目光死死锁定着星图旁自动翻译、匹配出的历史疫情时间线——黑死病、天花大流行、西班牙流感……每一次人类历史上的浩劫,都与星图中标识的昆仑墟能量波动峰值完美吻合。而监测网络上,代表昆仑墟区域的那个点,正从代表“平静”的淡蓝色,不可逆转地向着“活跃”的橙红色转变。
“不是七十三天,”林澈的声音低沉而冰冷,指向实时数据流旁一个由超级计算机刚刚推算出的、更加精确的模型,“算上加速度,是六十九天!单靠我们,来不及了。”
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众人,斩钉截铁:“启动‘昆仑计划’!召集所有能联系到的力量,我们需要……整个世界!”
**第一章:全球智库的组建**
“昆仑计划”的启动,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涟漪迅速扩散至全球每一个角落。在联合国安理会特别授权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紧急协调下,人类面对未知威胁时所能展现的最高效的团结机制开始运转。一道道加密级别最高的指令,从这座深藏地下的研究中心发出,飞向全球各个领域的巅峰。
接下来的日子,研究中心变成了一个微缩的“地球村”。专用机场的跑道几乎没有冷却的时刻,不断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专机。
第一天,以严谨和挑剔着称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负责人,汉森博士,带着他的核心团队和最精密的量子感应设备抵达。这位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物理学权威,走下舷梯的第一句话便是:“我希望这里所谓的‘能量异常’,能有足够坚实的数据支持,而不是又一场哗众取宠的闹剧。”
第二天,风尘仆仆的是美国NASA的太空生物学家莎拉·约翰逊博士。她刚刚从国际空间站的轮值任务中提前返回,脸上还带着失重环境下的些许苍白。“我在近地轨道上监测到一股异常的宇宙射线背景波动,其源头模指向东亚内陆,”她展示着个人终端上的数据,眼神锐利,“这让我无法再对你们的报告置之不理。”
第三天,印度传统医学研究院的院长,阿育吠陀大师迪帕克·夏尔马,身披白色长袍,带着满身草药的清香和一行闭目诵经的弟子平静到来。“古老的经典中,早已记载过生命能量(Prana)与星辰律动的关联,”他温和地解释,“我们或许能提供另一种视角。”
第四天,来自亚马逊雨林深处的萨满玛库,在经历了海关对他随身携带的、部落传承千年的水晶头骨的反复盘查后,终于抵达。他赤足行走在光洁如镜的地板上,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对周围“钢铁丛林”的戒备与不适。“机器轰鸣,遮蔽了大地的心跳,”他通过临时配发的、时常卡顿的翻译器诉说,“只有宁静的心,才能听见世界的呻吟。”
紧接着,非洲部落的巫医传承人、中东地区的苏菲派长老、北欧的符文研究学者、甚至还有几位代表了现代科技最前沿领域的AI伦理学家和量子信息工程师……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知识体系的顶尖头脑,以前所未有的密度汇聚于此。
研究中心的招待所瞬间爆满,餐厅里充斥着各种口音的英语和更加混乱的手势交流。最初的合作,远比想象中艰难。
汉森博士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就直接对古籍的可靠性发难:“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必须尊重科学方法。用一千多年前,充满神话色彩的文本来指导我们最前沿的科研,这简直是开历史的倒车!我们需要的是来自粒子对撞机的硬数据,是可重复、可验证的实验结果,不是星象占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医魄请大家收藏:(m.20xs.org)医魄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