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如武当子所言,佛教传自于天竺,非本土教派。据传是一个叫鸠摩罗什的天竺人传入中土,南北朝时期已然传播大江南北,大唐尤为鼎盛。如今更是广布寺院,僧众弥多,深入民间。之所以发展迅猛,主要是佛教强调“因果报应”,与汉人的“福善祸淫”之理相通。虽是“夷狄之术”,但没有排斥汉人的儒家、道家学说,而是努力去迎合并融合,致使如今的佛教已经成为汉化的佛教。特别是随着天竺佛教的衰落,中土大地俨然成为宇内佛教最为鼎盛之地。
无论佛教如何鼎盛,在本土教派眼里,终究是来自藩外的“夷狄之术”,有着纯粹的排他性。武当教派极力排斥,亦有情可原。但是,一个教派的发展与鼎盛绝非投机可达成。汉化佛教走上飞速发展之路,这是有其历史大背景的。
南北朝时期,政权跌宕,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于是,世人面对生死,期盼有一个精神家园,可以逃避这可怕、可恶的现实苦地。佛教的因果轮回与普渡众生等教义,恰恰迎合了时人的精神需求,便如迎风春草,恣意生长蔓延开来。而大唐后来的极力推崇,只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
武当子的说法明显有着极大的投机成分,这绝非是道家所尊崇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更非离境坐忘,为而不争,清静为天下正。更何况,武当教要投机的还是石敬瑭的伪晋朝廷。
“武当子道长,暂不论石敬瑭是否可篡位成功,单就其所作所为,你可知你们在做什么?”李凌霄说话极为不客气,直呼其名讳。
武当子顿时神情黯然,垂下了头,喏喏说道:“前几日,贫道从太原回来,已然知道掌门师兄错了,且错得离谱。本想借助石敬瑭,发扬我道教,光大我武当,抵制外夷之教术。却未曾想,石敬瑭竟然对外夷契丹称臣称儿,令人是为不耻。唉——,这就是昭彰的卖国求荣,是为汉贼。”
李凌霄心下倒是一惊,没想到武当子竟说出如此深明大义之言。
武当子继续说道:“回到武当山,贫道自然会痛陈利害,务必致令掌门打消依附石敬瑭的念头。”
“道长,如此甚好,莫要做伤天害理、为虎作伥之事。”李凌霄语气委婉客气了些,但还是语带双关地敲打。一来敲打协帮天龙观强抢民女之事;二来敲打投靠卖国求荣的石敬瑭之事。
“李施主说得极是。”武当子脸色再次羞红。
忽然,李凌霄又想到一事,厉声问道:“你口口声声说要救这些无辜女子,那我来问你,在尤寨的时候,为什么你同意把那位姑娘带走?”
他是指在尤寨之时,程旭与天机道人提出一并带走尤彩之事。
即便现在他知道,这个武当子还算一个良心未泯的道人,懂得人间事理。但是,他一想起那天的事情便耿耿于怀。
“李施主,那天是贫道不对。但是实属无奈,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八卦拳谱于我武当实在过于紧要,贫道需要程大人和怀大人的援手,当时便委曲求全地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而今,是非曲直皆明了,贫道知错了,故而想把这些姑娘救走。李施主,如果你还是不能原谅贫道,贫道任你处置,绝无二话。但是,贫道有一事相求。”武当子说得很是诚恳。
“何事?”
“贫道再重申,八卦拳谱确实对我武当至关紧要,如确在尤寨,还望施主大仁大义,将它还与武当。”
“尤寨人没有偷你们的拳谱。”
“李施主,你是不是被尤寨人蒙骗了。那可是修成之后可独步天下的拳法啊。”武当子狐疑地看着李凌霄。
李凌霄对“独步天下”之说颇不认同,觉得武当子是夸大其词。于是,有些不屑地看着武当子,也不想过多纠缠此事。正所谓:清者自清。别人不相信又有什么办法,辩解是徒劳的。
“道长,记得在尤寨你曾说过,那拳谱是你们武当山的镇山之宝。既然是镇山之宝,为什么被带到了天龙观,还要赠与石敬瑭?如此看来,并非如你说的至关紧要吧?”李凌霄哂笑着问道。
“唉——,一言难尽啊。”说着,武当子瞥了一眼躺在一侧的三个道士,接着说道:“若细说起来,我武当功夫共有三大镇山之宝,分别是太极心法、纯阳剑法和八卦拳法。世人都晓得太极心法与纯阳剑法,却少有人知晓八卦拳法。据传,此拳法修成之后,周身阴阳,脚踩八卦,形随意转,以柔克刚,是集内家拳大成的拳法。本派从来都是只传掌门,不传门人。但是,现任掌门——逍遥子师兄认为此拳法守多攻少,太过绵柔,难以称霸武林。故而,他专攻纯阳剑法,弃八卦拳法而不修习。但是,受限于只传掌门的旧例,此拳法便被束之高阁了。”
“既然如此,因何还要赠与石敬瑭?”李凌霄忍不住问道。
“主要是因为掌门师兄光大武当的长远打算,用其来取悦石敬瑭。再加之太清主持一再撺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江山令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江山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