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里那盏油灯,熬干了最后一点灯油,挣扎着吐出几个火星子,最终还是灭了。黑暗像浓稠的墨汁,瞬间灌满了整个空间,也淹没了中村那张写满恐惧和绝望的脸。林枫坐在冰冷的土炕沿上,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那粗糙的触感提醒着他,刚才发生的一切不是梦。
“魔鬼的武器”……“知识的诅咒”……
中村最后那几句话,像鬼魅的呓语,在他耳朵边嗡嗡作响,赶都赶不走。还有那个年轻点的小林,一听到“黑石山”就差点尿裤子的怂样……这两个日本技术员,像两块刚从冰窖里刨出来的冻肉,带着刺骨的寒气和说不清道不明的危险。
怎么处置他们?撬开他们的嘴,掏出那些要命的知识?可谁知道掏出来的会是救命的良方,还是更烈的毒药?林枫感觉自己像个站在悬崖边上掏蜂窝的熊瞎子,明知有蜜,又怕被蜇得满头包。
他晕乎乎地走出窑洞,外面天光已经大亮。雨后的山谷,空气清新得像是被水洗过,带着泥土和青草的甜腥气,跟他怀里那个油布包裹散发的、若有若无的化学甜腥味截然不同。阳光刺眼,他眯缝着眼睛,看着根据地的人们已经开始新一天的忙碌——修补房屋,清理场地,照顾伤员,还有那些“种子”学员,正围着徐致远,听他讲解昨晚带回的图纸上那些鬼画符……
一切都仿佛要步入正轨,走向那个期盼已久的、和平的、建设的未来。
可林枫却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他的脚还陷在战争遗留的泥沼里,拔不出来。
“林工!林工!”
通讯员的喊声把他从纷乱的思绪里拽了出来。小伙子跑得满头大汗,手里捏着一封电报,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兴奋和紧张的表情。
“总部急电!是……是给您的!”
林枫心里咯噔一下,接过电报。纸张很薄,上面的字迹却重若千钧。
电文内容不长,却像三记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口上:
一、鉴于其在军工及特种作战领域的突出贡献与卓越能力,经研究,拟调林枫同志赴东北局工作,参与接收、整顿及发展东北重工业基地,担任技术总顾问。
二、另,有渠道可安排其前往苏联(或美国)进行短期工业技术考察与深造,为期一至两年。
三、或,可根据本人意愿,继续留任现有岗位,负责本军区军工体系完善及“种子计划”深化。
三个选择。三条截然不同的路。
去东北?那片被苏军占领、各方势力犬牙交错的黑土地,有他梦寐以求的钢铁厂、机械厂,有共和国未来的工业脊梁,可那里也是巨大的、充满未知的漩涡!他一个搞技术的,能在那盘大棋里站稳脚跟吗?更何况,怀里这东西,还有窑洞里那俩烫手的山芋……
出国深造?苏联还是美国?接触最前沿的技术,开阔眼界,这诱惑太大了!几乎是每个技术人员的梦想。可这一去至少一两年,国内形势瞬息万变,等他学成归来,这里还是不是他熟悉的这里?雷鸣他们的下落怎么办?那些未解的谜团怎么办?这算不算……临阵脱逃?
留下来?守着熟悉的根据地,继续搞他的兵工厂,带他的“种子”学员,安稳,踏实。可……格局是不是太小了?东北那片广阔的天地,那些亟待重启的工业巨兽,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而且,留下来,就能避开那些糟心事了吗?国民党顽军的摩擦,那两个日本技术员带来的麻烦,还有怀里这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惹出祸事的“绿色的雨”……
林枫捏着电报,站在原地,阳光照在他身上,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他像个第一次进城的乡下小子,突然被推到三条繁华却陌生的岔路口,眼花缭乱,手足无措。
“老林!傻站着干啥呢?” 王猛的大嗓门在他身后响起,一巴掌拍在他背上,力道依旧没轻没重,“哟,看电报呢?啥好事?是不是要给老子升官了?” 他凑过脑袋,瞥见“东北”、“出国”几个字,眼睛瞬间瞪圆了,“我操!去东北?出国?行啊你老林!这是要发达了!”
他的大嗓门引来了周围不少人的目光。周文博也走了过来,他显然已经知道了电报内容,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静静地看着林枫。
“我……我……” 林枫张了张嘴,感觉舌头像打了结,脑子里一团乱麻,各种念头互相打架,让他一句话也说不完整。他该怎么说?说他害怕去东北那个烂摊子?说他舍不得出国深造的机会?又或者说他放心不下这里的一摊子事?好像哪个理由都站不住脚,都显得他……优柔寡断,像个娘们儿。
“这是大事,得好好想想。” 周文博开口了,语气平和,听不出倾向性,“东北工业基础雄厚,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但情况复杂,困难重重。出国学习,机会难得,能开阔眼界,但远离国内,恐难及时把握形势变化。留在本地,轻车熟路,能继续为根据地建设出力,但格局和发展空间……确实有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血时代:我的1940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血时代:我的1940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