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和封赏清单以最快的速度传至已改名为“东瀛五省”的各地,自然也传到了就藩于此的几位藩王耳中。
江户城,已更名为“东京承宣布政使司”衙署旁,规模宏大的福王府邸内。
胖乎乎的福王朱常洵拿着抄录的赏单,对着身旁日渐稳重的世子朱由崧哈哈大笑,脸上的肥肉都跟着颤动:“由崧我儿,瞧瞧!瞧瞧!卢象升,定国公!毛文龙,靖国公!世袭罔替,赏赐巨万!陛下这手笔,真是阔绰,毫不手软啊!”
他抿了一口醇香的清酒(原倭国贡品),眯着眼道:“这说明什么?说明陛下对开疆拓土之功,看得比天还大!我福藩封在这江户,原是觉得偏远,如今看来,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东瀛初定,百废待兴,海贸之利,矿藏之丰,可不能落于人后!你立刻去安排,多派得力之人,与那新成立的‘远洋都督府’对接,咱们福藩的船队,要第一个吃下这波红利!”
而在更为偏远些的萩城(原长州藩),鲁王朱寿鋐的反应则截然不同。这位素来以文雅自持的王爷,在府中对属官感慨道:“武功赫赫,固然可喜。然《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戎事已毕,祀不可废,文教更需跟上。东瀛此地,民风迥异,言语不通,实乃教化未兴之故。”
他吩咐道:“传本王令,于萩城择吉地,兴办学堂,延请饱学鸿儒,传授圣贤之道,刊印经典典籍。要使这新附之民,渐染华风,知礼义,晓廉耻,方为长治久安之策。”
街头巷尾,民间百姓的反应则更为直接和热烈。
京师的茶馆酒肆里,说书先生们已经连夜编好了“卢国公封狼居胥,富士山立碑”、“俞提督马踏东京,筑镇倭塔”的新段子,听得茶客们如痴如醉,拍案叫好。
有些懂地理读书人的问:“东京是哪?”
说书先生:“东京就是倭寇的都城,俞提督不单马踏东京,还斩了3000多个倭寇”
“好!干得漂亮!杀得好,早该如此!看那些倭寇还敢不敢来犯!”
“听说了吗?陛下大赏功臣!乖乖,两个世袭罔替的公爵!四个侯爷!十个伯爵!还有数不清子爵、千户、百户,这真是……泼天的富贵啊!”
“该赏!这都是拿命拼回来的!要不是卢国公、俞提督他们在前方拼命,咱们沿海的百姓哪能安生?”
而在天津、松江、广州等沿海港口城市,商人们的嗅觉更为敏锐。
“东瀛一定,海路彻底畅通了!我家掌柜的在市舶司有关系,听说往后咱们大明的商船,不仅能去长崎,还能直接开到江户、大阪,甚至更东边的地方!货物流通,起码方便十倍!”
“朝廷还贴了告示,招募百姓去东瀛开荒呢!给安家费,实打实的真给,白花花银元,还免三年田赋!我家老二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我打算让他去闯一闯!”
“同去同去!那边听说金银矿不少,随便做点买卖都能发财!当年赶辽东没勇气,现在看看去辽东的那些老乡,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这不回来过年的时候还臭显摆上了,这次无论如何要抓住机遇”
西暖阁的密谈仍在继续。朱由校在对徐光启、宋应星等人描绘着更具体的应用前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徐爱卿,宋爱卿,你们可以大胆想象下。” 天启皇帝的手指在虚空划过,“若那‘能量块’研制成功,哪怕只是初阶。未来我大明的战舰,无需庞大臃肿的煤仓,只需在舱室核心置入数块能量块,便可驱动巨舰,航行万里,不依风帆,不惧逆风!朕设想中的‘鲲鹏’级运输巨舶,可运载兵员上万,横渡重洋如履平地;‘月辉’级高速巡弋舰,快如闪电,巡弋大洋,令任何敌寇无所遁形!”
他顿了顿,继续道:“不止于军事。大型工坊可告别黑烟滚滚,凭借能量块驱动新式机械,效率倍增;未来甚至可建立覆盖行省核心区域的‘能量网格’,以能量块为节点,为城池提供照明、动力……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由高效、清洁能源驱动的时代!”
徐光启等人听得心驰神往,虽然觉得皇帝描绘的某些场景近乎神话,但皇帝指出的方向和他们初步理解的“能量块”原理,又让他们觉得这一切并非遥不可及。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油然而生。
大明征服东瀛并大行封赏的消息,传遍了整个远东海域,也传到了位于巴达维亚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
总督府内,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重。总督约翰·科恩手中紧紧攥着那份情报。
他面前的红木桌面上,还散落着一些关于近期与明帝国摩擦的旧报告——包括那支意图支援台湾、却在半途被郑成功舰队击溃的分遣舰队,以及前任基隆总督揆一等数百名公司雇员、士兵至今仍在辽东苦寒之地服苦役,而公司试图赎人的努力全部石沉大海的糟糕记录。
“先生们,”科恩抬起头,声音沙哑,眼中布满了血丝,他环视着会议室里每一位面色难看的高层,“我们一直试图避免的、最恶劣的局面,已经不再是预测,而是残酷的现实了。明朝人,这个我们一度认为陷入内耗的巨人,不仅在短短时间内彻底征服了日本——那个就连我们也要谨慎对待的流氓、武士和浪人组成的国家——而且,你们看看这份赏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