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卓远宿舍里的那幅简笔漫画,已被封瑶用平板电脑的绘图软件精心描摹、上色,最终设置成了锁屏壁纸。画面上,那两个并肩的辅助机器人,高举的“逻辑盾牌”泛着冷静而坚韧的蓝光,在她指尖触碰屏幕亮起的瞬间,便无声地传递着一股坚实的力量。这不再仅仅是徐卓远单方面为她构建的模拟训练,而是正式升格的《联合防御协议 v1.0》——一场基于深度理解与信任的双向奔赴,是系统层面的优化与灵魂层面的相互守护。
【系统日志:联合防御协议v1.0已加载。核心系统(封瑶)稳定性+15%,自我效能感参数持续攀升。守护进程(徐卓远)任务优先级锁定:确保核心系统最优运行环境。协议基础:双向数据流(情感支持/逻辑分析)交换。】
协议的第一次实战预演,发生在一个看似平静的周末午后。与家人的视频通话请求在屏幕上跳动,如同即将拉响的警报。
电话接通前,封瑶深吸一口气,视线掠过平板锁屏上那并肩作战的两个机器人影像,指尖在徐卓远提前为她准备好的、写着几种核心应对策略(策略A:边界设定;策略B:共情转移;策略C:目标重申)的便签纸上轻轻拂过。这些策略并非冰冷的口号,而是徐卓远基于对封瑶父母过往沟通模式的大数据分析后,提炼出的“最优解”雏形。
徐卓远则坐在书桌对面,看似专注地盯着自己的电脑屏幕,屏幕上滚动着复杂的代码。但封瑶知道,他全部的感知“天线”都处于高度警戒状态,像一台精密雷达,默默扫描着音频信号中可能出现的任何“威胁模式”。他甚至编写了一个简单的实时情绪监测小程序,与封瑶佩戴的智能手环连接,准备捕捉她生理数据的微小波动。
果然,通话进行到一半,母亲熟悉的话语模式再次出现,几乎完美契合了苏晓提到的“情感绑架”和“制造内疚”模型。
“瑶瑶,最近天气忽冷忽热的,你爸的老毛病又犯了,咳嗽一直没好利索……唉,都是为了这个家操心操的。你一个人在那边,也别光顾着自己,多想想家里……隔壁王阿姨的女儿,每周都定时定点打电话回来,工作再忙也没忘本……”
若是以前的封瑶,听到这番话,巨大的内疚感会瞬间将她吞没,让她本能地想要妥协、讨好,甚至主动提出放弃某些自己的计划(比如原本打算用于复习或参与项目的时间)来换取内心的片刻安宁。但此刻,她清晰地感觉到心脏猛地一缩,手环细微地震动了一下,那是身体记忆的应激反应。然而,脑海中同步响起的,是徐卓远模拟程序中那冷静却不带评判的提示音:【检测到‘情感绑架’及‘横向比较’复合模式,启动应对策略B:承认关切,表达自身责任,避免陷入愧疚循环,并尝试引导话题。】
她握紧电话,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甚至带上了一丝刻意练习过的温和坚定:“妈,我知道你和爸爸辛苦,我也很担心爸爸的身体。你们一定要多注意休息,按时吃药。我在学校也会照顾好自己,努力学好专业,这也是对我自己、对未来的负责。只有我将来发展好了,才能真正更好地回报你们,对吧?”她顿了顿,没给母亲插话的机会,继续按照策略引导,“我最近参与的一个项目很有前景,导师也很看重,如果做得好,对未来就业帮助很大。这应该也是你们希望看到的,对吧?”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是没料到她会这样条理清晰地回应,既表达了关心,又坚守了自己的立场和规划。母亲习惯性地还想再说些什么“别人家的孩子”的例子,但封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短暂的沉默,立刻抓住机会,按照策略C(目标重申)转移了焦点:“对了,我们专业最近有个项目可能有机会拿到不错的奖金呢。等我有了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你们。爸,你记得多喝热水,吃点润肺的。”
通话结束,封瑶放下手机,才发现自己的掌心微微出汗,心跳也还有些快。她抬起头,看向徐卓远,眼中带着一丝寻求确认的期待。
徐卓远已经调出了刚才同步记录的生理数据曲线——在母亲提到“你爸老毛病”和“别人家的孩子”时,她的心率和皮电活动确实出现了明显的峰值,但峰值持续时间很短,随后便在她的主动回应下快速回落,远低于历史同类情境下的应激水平和持续时间。
“策略执行有效,数据支持结论。”徐卓远做出判断,他的目光从数据曲线移向封瑶,那双总是清澈冷静的眼眸里,似乎有极细微的赞许光芒闪过,如同夜空中一颗遥远的星骤然亮了一下,“你成功中断了负面交互的 escalation(升级),防御了边界入侵,并尝试引入了新的、建设性的话题节点。核心系统稳定性在扰动后快速恢复,表现优于基准线。”
封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种混合着疲惫与兴奋的战栗感传遍全身。她做到了!不是在安全的模拟环境里,而是在真实的“战场”上,她运用了“联合防御协议”中的工具,成功地守护了自己刚刚建立起来的心理边界。这种成功的体验,比任何安慰都更有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