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的房间,榻榻米上铺着宇治产的抹茶色棉垫,空气中飘着用鹿儿岛火山灰土壤种植的抹茶香,那是用 70℃软水冲泡的,带着海苔般的鲜味。米凡盘腿坐下时,棉垫被压出深浅不一的凹陷,完美复刻了他理论中的时空曲率模型。他用象牙筷子在矮桌上摆出中微子的三大运动轨迹:左旋时如富士山的雪线等高线,右旋时似东京樱花飘落的流体力学曲线,振荡时像新干线列车交汇时的气流扰动图。他将清酒倒入三个粗陶杯,酒液在杯中晃动形成的驻波,恰好演示了 “微子裂变序列” 的三个阶段:“您看,当清酒从这个杯子倒入那个杯子,它的形态变了,但乙醇分子的振动频率没变。中微子‘振荡’也是如此,只是从一种味 eigenstate 转为另一种,质量不过是您的探测器在弱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读数误差 —— 就像您用质谱仪测不出光子的静止质量,却不能否认光的波粒二象性。” 梶田隆章气得发抖,手里的清酒杯在掌心倾斜了 17 度,酒液溅在榻榻米上形成五个深色斑点,像他中微子振荡理论里无法解释的五个数据异常点。这位 2015 年诺奖得主张了张嘴,却找不到反驳的论据,只能眼睁睁看着米凡在他的《中微子物理学》扉页上签下 “多重宇宙之王米凡”,笔尖划破纸张的声音像在割裂他坚守四十年的学术信仰。米凡临走时,拿起桌上的纳豆用筷子搅出 0.3 米长的丝:“这纳豆的粘多糖纤维,就像中微子与物质的弱相互作用截面,看似坚韧,实则比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束缚能还弱 —— 您的理论体系,也一样。
在加拿大科学家麦克阿瑟的房间,墙上挂着落基山脉的全息照片,冰川在阳光下泛着 486 纳米的蓝光,像凝固的中微子流。桌上摆着从班夫国家公园采集的枫糖浆和全麦面包,面包切片的厚度精确到 0.1 毫米,显示出主人瑞士钟表匠般的严谨性格。米凡将一张世界地图揉成直径 3.14 厘米的球体,再展开时故意让北纬 49 度线与东经 98 度线重叠:“褶皱的地方就是中微子穿越时空的‘卡鲁扎 - 克莱因通道’,您的 SNO 实验只看到了褶皱的二维投影,却没看到整张地图在十一维空间里的拓扑形态。” 他指着地图上苏必利尔湖的轮廓,那片水域的磁场强度恰好能让中微子产生可探测的自旋翻转,“您在 Sudbury 中微子观测站的成果,不过是摸到了湖底的一块玄武岩,却以为测绘出了整个北美大陆的地质结构。” 他拿起一片全麦面包,抹上 0.2 毫米厚的枫糖浆,琥珀色的糖浆在面包表面形成分形图案的溪流:“健康的科学思想需要‘全谷物’般的跨学科营养,而您的理论只有‘精制糖’式的单一数据 —— 甜腻,却缺乏认知所需的膳食纤维。就像这枫糖浆,单独食用会让人患上学术糖尿病,只有与全麦面包代表的实证精神结合,才能提供持久的思维能量。” 临走时,他在麦克阿瑟的咖啡杯垫下留下了一个打火机,钛合金外壳上用激光雕刻着一行小字:“真理不需要诺贝尔奖背书。” 杯里的危地马拉黑咖啡已经凉至 21℃,表面结着一层咖啡油,像麦克阿瑟凝固的思维模式,再也无法流动出新的灵感。
拜访朝鲜科学家金明哲时,对方的房间里摆着三个 1968 年款的泡菜坛子和金日成的油画肖像,空气中弥漫着青阳辣椒和大蒜的辛辣,那是用传统瓮式发酵工艺腌制的味道,没有任何现代食品添加剂的干扰。金明哲穿着人民军制服,拒绝讨论任何超出现有教科书体系的理论,只是反复强调 “主体思想指导下的中微子研究必须服务于祖国建设”。他递过来的泡菜用咸镜南道产的有机白菜腌制,没有防腐剂,却像他的思想一样顽固地抵抗着外界信息。米凡没有争辩,只是在他的泡菜坛子旁放下打火机,用标准的平壤口音说:“宇宙没有三八线,真理也没有国籍。就像这泡菜,辣椒源自美洲大陆,白菜最早种植于中国黄河流域,却在朝鲜半岛发酵出独特的风味 —— 科学,也该如此跨越意识形态的藩篱。您昨晚 2 点 17 分用我的‘弧道运动方程’计算中微子质量时,得到的误差值比您之前的方法小了 47%,您电脑 C 盘里那个命名为‘主体思想 2.0’的隐藏文件夹不会说谎。” 金明哲的手指关节捏得发白,泡菜汤在坛子里晃出 0.5 厘米的波纹,像他内心的动摇被强行压制在意识形态的堤坝后,耳尖却不受控制地红了起来,像被中微子穿透时产生的切连科夫辐射。
当米凡拜访完最后一位科学家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红场的轮廓在晨雾中呈现出量子叠加态般的朦胧,像一幅未干的水墨画。圣瓦西里大教堂的九个洋葱顶在微光中泛着灰白色,像一群等待被激活的希格斯玻色子。他站在酒店 17 楼的走廊里,看着三十四个通风口格栅,每个里面都藏着一个定时装置,像三十四颗等待爆发的超新星种子。他拿出手机,将引爆时间统一设置在莫斯科时间凌晨三点 —— 那时,他应该正在克里姆林宫与俄罗斯总统举杯畅谈,而这些 “学奴” 的旧思想,将和他们的肉体一起,在 3K 液的爆燃中化为量子泡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密统帝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密统帝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