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凡喝了一口咖啡,目光落在全息屏上的蓝晶粒子数据:蓝晶粒子的直径约1纳米,带有正电荷,能吸收波长在1-10米的电磁波,但对波长在0.01-0.1米的微波吸收率仅10%。
“那我们用微波通讯,”都凡说,张野摇头:“微波的传输距离短,而且要与地球总部通讯,需要跨光年传输,微波的衰减太严重,根本传不到地球。”
“跨光年通讯需要中微子,”都凡突然想到,“中微子能穿透任何物质,衰减率极低,适合跨星系通讯——我们可以在通讯塔顶部安装中微子发射器,与地球总部的中微子接收器连接,解决跨星系通讯问题;星球内部的通讯,用微波加‘蓝晶粒子中继’。”
“蓝晶粒子中继?”张野没听过这个概念,都凡解释:“蓝晶粒子带有正电荷,我们可以在通讯塔周围的大气中,用激光激活部分蓝晶粒子,让它们成为‘信号中继站’——微波信号遇到激活的蓝晶粒子,会被反射和放大,这样就能覆盖全星球。”
张野立刻进行模拟:在通讯塔顶部安装一个直径10米的中微子发射器,功率1000千瓦,能持续向地球方向发射中微子信号,地球总部的接收器可在1.2光年后接收到信号,误差不超过1秒;在通讯塔中部安装10个微波发射器,每个发射器的功率100千瓦,通过激光激活大气中的蓝晶粒子,形成一个直径公里的信号覆盖圈,信号强度满足手机、对讲机等设备的使用需求。
“但激光激活蓝晶粒子需要能源,”张野调出能源需求,“每个激光发射器的功率50千瓦,10个就是500千瓦,每天需要度电,加上中微子发射器的1000千瓦,每天度电,通讯塔的总能耗达度/天,超出了之前规划的10万度/天。”
都凡皱了皱眉,调出能源站的参数:反应堆的输出功率是35万度/天,总部大楼和军营的总能耗是22.5万度/天,加上通讯塔的12.4万度/天,总能耗达34.9万度/天,几乎满负荷运转,没有任何冗余。
“能不能降低激光发射器的功率?”都凡问,张野摇头:“功率低于50千瓦,无法激活足够的蓝晶粒子,信号覆盖会出现盲区,东部军营的信号会中断。”
都凡盯着屏幕,突然看到能源站的备用电池:“备用电池的容量是10万度,我们可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让备用电池辅助供电,晚上用电低谷时,给备用电池充电——这样反应堆的输出功率不用增加,也能满足通讯塔的能耗需求。”
他调整能源分配方案:白天(6:00-18:00),反应堆输出35万度/天,其中22.5万度给总部大楼和军营,12.4万度给通讯塔,超出的0.1万度由备用电池补充;晚上(18:00-6:00),总部大楼和军营的能耗降至10万度/天,通讯塔的能耗降至8万度/天,反应堆输出25万度/天,剩余的7万度给备用电池充电,12小时可充电84万度,远超备用电池10万度的容量,完全可行。
张野看着调整后的方案,松了口气:“这样一来,通讯问题就解决了——中微子发射器的零部件已经在运输途中,下周就能到货,激光发射器我们自己就能用创世者-III型打印。”
6. 打印启动:创世者的首次轰鸣
一周后,蓝顿星球的待建区域热闹起来——5台创世者-III型工业生物打印机被运到总部大楼的建设现场,7台运到军营,3台运到能源站和通讯塔。
都凡站在总部大楼的打印现场,看着高达50米的创世者-III型,心中感慨万千——这台机器的主体是银色的金属框架,顶部是一个巨大的打印喷头,底部是材料储存舱,侧面的屏幕上显示着实时参数。
“都凡老师,材料已经准备就绪,”阿夏跑过来汇报,“活性碳纤维、钛合金粉末、蓝晶粒子、金龟基因片段都已装入储存舱,融合率调试到93%,能量激活强度1300焦耳。”
都凡点头,拿起对讲机:“各单位注意,3分钟后启动打印,总部大楼先打印底部腹甲基座,军营打印第一个生物舱模块,能源站打印反应堆外壳,通讯塔打印底部支撑结构,有问题立刻汇报。”
对讲机里传来各单位的回应:“总部大楼准备就绪!”“军营准备就绪!”“能源站准备就绪!”“通讯塔准备就绪!”
3分钟后,都凡按下启动按钮——创世者-III型发出低沉的轰鸣,材料储存舱开始运转,活性碳纤维和钛合金粉末被混合,金龟基因片段通过微型注射器注入混合物中,蓝晶粒子被加热到1000℃,变成气态,与混合物融合。
打印喷头缓缓下降,喷出一种金色的糊状材料,材料落在地面上,立刻开始凝固,形成腹甲基座的第一层——这层材料厚度1米,面积100平方米,仅用了6分钟就打印完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密统帝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密统帝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