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凡完全同意赵峰的想法。他始终认为,军队的力量应该用在“守护”上,而不是“扩张”上。艾买尔星球的教训已经很深刻了——刘柳为了扩张势力,给军队配备了大量重型武器,最后那些武器却成了内战的工具,毁了整个星球。“赵峰,记住,”米凡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大宇宙军不仅是蓝顿的守护者,更是文明的‘防火墙’。我们要防止的,不仅是外部的威胁,还有内部的野心。”赵峰站起身,立正敬礼:“请先生放心,我一定会牢记使命,绝不让蓝顿的军队,重蹈艾买尔的覆辙。”
4. 窗前的沉思:米凡的过往与蓝顿的未来
赵峰离开后,米凡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正在建设的共同体楼和维和楼。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他的身影被拉得很高,却显得有些孤单。窗外的工地上,机器人在有条不紊地搬运材料,双体人和地球移民一起讨论着施工细节,偶尔传来笑声——那是两种文明在磨合中产生的和谐声音,但米凡并没有感到轻松,反而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他知道,一个没有经历过发展史的人类文明,就像没有根的树,风一吹就会倒。蓝顿星球的双体人虽然有自己的原生文化,但在科技发展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而地球移民带来的先进技术,虽然能加快建设速度,却也可能让双体人失去自主研发的动力。他给蓝顿星球预留的发展空间,不是吝啬,而是保护——就像父母不会给孩子一把锋利的刀,不是不信任孩子,而是知道孩子还没有能力掌控它。
米凡的目光飘向远方,越过工地,落在蓝顿星球的天空上。蓝顿的天空是淡蓝色的,偶尔会有白色的“云鸟”飞过——那是蓝顿本土的生物,外形像云朵,靠扇动身体周围的气流飞行。看着云鸟自由飞翔的样子,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去过的一个叫“阿尔法”的星球。阿尔法星球的文明原本很温和,擅长艺术,他们的诗歌和绘画在星际间都很有名。但后来,阿尔法星球的领导人从“高阶文明交易所”买来了“物质重组技术”——这种技术能把任何物质变成食物、工具甚至武器,不需要任何劳动就能获得想要的东西。
一开始,阿尔法星球的人们很高兴,他们不再需要种地、做工,每天只需要享受生活。但好景不长,物质重组技术的漏洞渐渐显现——重组出来的食物含有微量毒素,长期食用会导致身体虚弱;更严重的是,因为不需要劳动,人们逐渐失去了创造力,艺术作品变得越来越空洞,甚至出现了“为了好玩,用重组技术制造怪物”的情况。后来,物质重组技术的核心部件出现故障,整个星球的供给系统崩溃,剩下的人们为了争夺仅有的安全食物,爆发了战争。米凡去阿尔法星球的时候,看到的是遍地的废墟,饥饿的孩子蜷缩在墙角,曾经美丽的艺术殿堂变成了武器仓库,那场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希望蓝顿星球,不会重蹈阿尔法的覆辙。”米凡轻声自语,手指在窗玻璃上画着圈。他想起昨天和蓝顿的 elder 卡鲁的谈话,卡鲁是双体人中最年长的,也是最了解双体人文化的。卡鲁对他说:“米凡先生,我们知道地球的技术很先进,但我们不想只做‘使用者’,我们想做‘创造者’。双体人的祖先用石头制造工具,用韧藤编织帐篷,都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我们也想靠自己的双手,建设属于蓝顿的未来。”卡鲁的话让米凡很感动,也更坚定了他“科技留白”的想法。
米凡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打开全息电脑,调出蓝顿星球的发展规划图。规划图上,他把蓝顿的发展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5年),以基础建设为主,使用磁悬浮、量子通讯等中等技术,同时建立研发中心,培养双体人的科技人才;第二阶段(5-10年),在双体人掌握中等技术后,逐步引入反重力、超光速通讯等高等技术,进行联合研发;第三阶段(10年后),由蓝顿星球自主决定科技发展方向,大宇宙共同体只提供必要的支持,不干涉具体决策。这个规划,他修改了无数次,每一个阶段的时间节点、技术选择,都经过了反复推敲,确保既不会太慢,也不会太快。
电脑屏幕上,突然弹出一条消息,是李默发来的:“先生,研发中心的第一批学员已经确定,有50名双体人科学家和30名地球工程师,下周开始上课。”米凡回复:“好的,第一节课我去旁听。”他想亲自看看,蓝顿的科技人才是如何学习的,也想和他们聊聊,了解他们对未来的期待。毕竟,蓝顿的未来,不是靠他一个人规划出来的,而是靠所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一起建设出来的。
米凡关掉电脑,走到书架前,拿起一本厚厚的书——《星际文明发展史》。书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里面夹着很多书签,都是他在不同星球考察时做的标记。他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写着:“文明的发展,就像河流的流淌,需要有源头,有河道,有堤坝。源头是文明的根基,河道是发展的方向,堤坝是防止泛滥的约束。没有源头,河流会干涸;没有河道,河流会泛滥;没有堤坝,河流会冲毁一切。”这段话,是他最喜欢的,也是他在蓝顿星球实践的核心理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密统帝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密统帝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