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的热浪席卷而来,黎明新城的农田彻底被金色覆盖。水稻田进入蜡熟期,稻粒从深金转为暗黄,质地变得坚硬,用手揉搓,稻壳很容易就能脱落,露出饱满的糙米;石滩据点的大豆田已完全成熟,豆秆泛黄,豆荚干燥,轻轻一碰就会裂开,弹出圆润的大豆;绿谷试验田的抗虫玉米更是喜人,玉米穗的苞叶已完全干枯,剥开苞叶,金黄的玉米粒像珍珠一样排列整齐,散发着淡淡的玉米香。老周每天都会带着种植组的队员在田里穿梭,手里的“成熟度检测仪”(老郑用旧时代的硬度计改装)不时测量稻粒和玉米粒的硬度,笔记本上的“秋收准备清单”也越来越长:“水稻的硬度达到70HB,玉米达到80HB,都符合收割标准;收割机要提前检修,脱粒机的筛网要更换新的,还要准备足够的麻袋和陶缸,用来装粮食。”
林墨陪着老周在玉米试验田检查时,远远看到老郑带着机械师团队在调试联合收割机——今年的收割机经过了全面改装,不仅增加了脱粒的效率,还加装了“秸秆粉碎还田装置”,能将收割后的秸秆直接粉碎,撒在田里作为天然肥料,省去了人工搬运秸秆的麻烦。“老郑说,这台收割机一天能收割二十亩水稻,比去年快了五成,而且脱粒的干净度能达到98%,基本不会有遗漏的稻粒。”林墨笑着对老周说,手指向远处正在运转的收割机,机器的轰鸣声在田野里回荡,却让人觉得格外安心。
然而,这份安心在下午被打破。种植组的小王慌慌张张地从北边的大豆田跑过来,手里举着一根折断的大豆秆,豆秆内部已经变成褐色,质地酥脆,轻轻一掰就碎成了几段,里面还残留着黑色的虫粪。“周叔!墨哥!大豆秆被虫子吃了!刚成熟的大豆秆,不到一天就变成这样了,好多豆秆都已经倒伏,豆荚掉在地上,捡都捡不过来!”
林墨和老周立刻跟着小王赶往北边的大豆田。眼前的景象让两人脸色凝重——近十亩的大豆田,至少有三成的大豆秆已经倒伏,有的甚至已经枯萎发黑,用手一拔,豆秆很容易就从根部折断,断面处能看到明显的啃食痕迹;几只黑色的小虫正从豆秆的孔洞里爬出来,体型像蟑螂,却比蟑螂更细长,身体表面覆盖着一层坚硬的外壳,头部有一对锋利的口器,正啃食着旁边健康的豆秆。
“是‘枯秆变异体’!”老周蹲在田埂上,用镊子夹起一只虫子,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声音带着一丝焦急,“这种变异体专门啃食成熟作物的茎秆,尤其是大豆和玉米的茎秆,它们会钻进茎秆内部,啃食髓部和维管束,导致茎秆失去支撑力,最终倒伏;而且它们的外壳坚硬,普通的杀虫剂很难穿透,只能靠物理方法杀死;更麻烦的是,它们会在茎秆内部产卵,卵会随着秸秆还田进入土壤,明年春天还会孵化,继续危害作物!”
苏晚晴和医疗组的人很快也赶到了,她用刀片将大豆秆纵向切开,仔细观察内部的损伤情况:“茎秆的维管束已经被完全破坏,无法再输送养分和水分,即使没有倒伏,豆荚也会因为缺水缺肥而干瘪;而且虫子的唾液中含有一种毒素,会加速茎秆的枯萎,让茎秆更快失去支撑力。”苏晚晴指着茎秆内部的黑色痕迹,语气凝重地说,“要是不尽快防御,不出三天,整个大豆田的豆秆都会被啃食殆尽,大豆会大量掉落在地上,损失至少能达到五成!而且旁边的玉米田也有被扩散的风险,玉米秆更粗,更容易成为虫子的目标!”
“必须在两天内控制住!”林墨的语气不容置疑,大豆已经成熟,一旦倒伏时间过长,豆荚就会发霉变质,到时候即使收获了,也无法储存。他立刻召集核心成员在田埂旁的帆布棚里开会,各据点的代表通过对讲机远程参会,连刚学会种植技术的芦苇据点都主动提出支援——老芦表示可以提供大量芦苇编织的“防虫网罩”,套在玉米秆上,防止虫子钻进茎秆。
“老郑,你有什么办法能杀死这种外壳坚硬的变异体?”林墨首先看向老郑,后者正拿着放大镜观察虫子的外壳,手指在工具包上快速敲击,思考着解决方案。老郑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我可以改装‘高温热风枪’!用之前的热流炮零件,制作小型的热风枪,将温度控制在80摄氏度,通过细喷嘴将高温热风送入茎秆内部——高温能穿透虫子的坚硬外壳,杀死内部的虫子和卵;而且我可以在热风枪上加装‘茎秆定位器’,能精准找到虫子钻进茎秆的孔洞,避免热风伤害到豆荚和玉米粒;另外,我们还可以制作‘茎秆加固套’,用枫木据点送来的枫木片和防水布制成,套在健康的茎秆上,防止虫子钻进。”
老周立刻补充:“我和苏医生可以研发‘防虫杀菌粉’!用生石灰、硫磺和草木灰按3:2:5的比例混合制成,生石灰能杀死土壤中的虫卵,硫磺能防止茎秆发霉,草木灰则能提供少量的钾肥,帮助作物抵抗病虫害;而且这种粉末可以撒在土壤表面和茎秆基部,形成一层保护膜,既能阻止虫子从土壤中爬出,又能防止虫子钻进茎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