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寒风带着刺骨的凉意,黎明新城的田野彻底褪去了绿色,小麦和油菜在防寒毡下进入休眠期,绿谷种子基地的仓库却热闹非凡。这里储存着联盟明年播种所需的所有种子——抗虫水稻种、抗冻小麦种、高产大豆种,还有新培育的“耐寒白菜种”,每一种种子都装在枫木和陶土混合制成的“储种罐”里,罐身上贴着详细的标签,标注着品种、发芽率和储存日期。
老周的身影每天都出现在仓库里,手里的“种子活力检测仪”(老郑用旧时代的种子发芽箱改装,能快速检测种子的呼吸强度,判断活力)成了最珍贵的工具。他从储种罐里取出少量小麦种子,放入检测仪:“呼吸强度每克每小时6.5毫升,活力保持在95%以上!比标准值高5%,只要储存得当,明年春天的发芽率肯定没问题!”他兴奋地把数据记在“种子储存档案”上,档案柜里已经整齐地摆满了各品种的记录册,每一页都写得密密麻麻。
林墨陪着老周巡查仓库时,看到绿谷基地的队员们正在学习“种子分类储存法”——将不同休眠期的种子分开存放,水稻种放在温度5度的冷藏区,小麦种放在温度10度的常温区,大豆种则放在干燥的通风区。“老郑说,他正在改装‘智能储种系统’,以后仓库的温度、湿度和种子活力数据,都能通过对讲机实时传输到中央控制台,不用再人工检查,节省不少时间。”林墨指着仓库角落的传感器,传感器连接着一根细细的电线,延伸到控制台,屏幕上显示着各区域的温湿度数据,一目了然。
不远处的温室里,苏晚晴和陈阳正带领医疗组的队员培育“耐寒白菜苗”——这是为明年春天提前培育的幼苗,温室里安装了老郑改装的“地暖系统”,地面下埋着热水管道,温度稳定在20度,白菜苗翠绿的叶片在温暖的环境中舒展,像一片片小小的翡翠。“这些白菜苗明年春天移栽到田里,比直接播种能提前二十天收获,刚好能填补冬春季节的蔬菜空缺。”苏晚晴拿起一株白菜苗,仔细观察根系:“根系已经长到5厘米,活力很好,再培育半个月,就能移栽到育苗盘里。”
然而,这份平静在下午被骤然打破。负责储种仓库值守的小李,抱着一个打开的储种罐,脸色惨白地跑过来,罐子里的大豆种有一半已经变成粉末,剩下的种子表面布满了细小的孔洞,孔洞里还残留着黑色的虫粪,几只黑色的小虫在粉末里快速爬行。“周叔!墨哥!不好了!种子被虫子吃了!刚检查的大豆种,不到半天就变成这样了,其他储种罐里也发现了虫子!”
林墨和老周的心瞬间沉到谷底——种子是联盟明年播种的希望,一旦被大规模破坏,整个农业生产都会停滞。两人跟着小李冲进储种仓库,眼前的景象让呼吸都变得沉重:近十个储种罐被打开,里面的种子有的变成粉末,有的布满孔洞,仓库地面上散落着黑色的虫粪,几只黑色的小虫正从一个未密封的储种罐里爬出来,体型像芝麻大小,身体呈椭圆形,外壳坚硬,头部有一对锋利的口器,正啃食着掉在地上的种子。
“是‘噬种变异体’!”老周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他用镊子夹起一只小虫,放在放大镜下,“这种变异体专门啃食储存的种子,尤其喜欢大豆、玉米等脂肪含量高的种子;它们能钻进密封的储种罐,靠分泌‘溶壳酶’溶解罐口的密封材料;而且它们的繁殖速度极快,在仓库的温湿度环境下,一天就能繁殖一代,一只雌虫能产三百多粒卵,卵藏在种子的孔洞里,普通的筛选根本无法清除!”
苏晚晴和医疗组的人很快赶到,她用试管收集了种子粉末和小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溶壳酶能溶解枫木和陶土的缝隙,让储种罐出现微小的孔洞,虫子就是通过这些孔洞进入的;而且虫子的肠道能分泌一种‘消化酶’,能快速分解种子的胚乳,即使是干燥的种子,也能被消化成粉末;更麻烦的是,这些虫子能在低温环境下存活,冷藏区的水稻种也有被感染的风险!”苏晚晴抬起头,语气凝重:“要是不尽快清剿,不出三天,所有储种罐都会被破坏,明年春天我们将没有种子可播!”
“立刻启动种子保护预案!”林墨掏出对讲机,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所有核心成员,十五分钟后到储种仓库旁的会议室集合,各据点准备好杀虫设备和密封材料,务必在二十四小时内清剿干净!”
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老郑拿着小虫样本,手指在桌面上快速敲击,大脑飞速运转:“噬种变异体的关键是能在密封环境和低温下存活,我们必须创造一个高温、低氧的环境杀死它们!我可以改装‘低温杀虫仓’——用旧冷库改造,先将温度降到零下10度,让虫子进入休眠,再快速升温到50度,杀死虫子和虫卵;同时,在仓内充入氮气,降低氧气浓度,防止种子在高温下氧化;另外,我们还可以制作‘种子过滤机’,用细筛网过滤种子粉末和虫子,保留完好的种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