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晴立刻让人取了样品检测,屏幕上显示:“黏丝残留量0,卵囊数量0,籽粒破损率0.6%”,她笑着对林墨说:“完全没问题!药剂和设备都起作用了!”
可就在这时,负责2号收割机改装的小王突然喊:“郑工!断丝刀的刀片磨损太快了,刚用了20分钟就钝了!”老郑赶紧跑过去,拿起磨损的刀片一看——黏丝蛋白虽然能被切断,但韧性极强,确实会加速刀片磨损。“我怎么忘了这茬!”老郑拍了下额头,立刻对林墨说,“得让陶窑马上烧一批‘耐磨涂层刀片’,在不锈钢刀片上涂一层陶瓷涂层,能提高5倍耐磨性!”
林墨立刻联系陶窑据点的老张:“老张,马上烧100片带陶瓷涂层的不锈钢刀片,尺寸按老郑给的图纸来,最快多久能好?”对讲机里传来老张的声音:“现在窑里正烧着陶罐,我把刀片插进去一起烧,1小时就能好!烧好我让车马上送过去!”
1小时后,第一批耐磨涂层刀片送到了。老郑亲自给2号收割机换上,测试后发现,刀片磨损速度明显减慢,连续工作1小时都没出现钝口。“这下彻底没问题了!”老郑松了口气,剩下的三台收割机也陆续完成改装,五台机器重新在田里铺开,轰鸣声比之前更响亮,却再没有出现一次卡壳。
到了傍晚,缠穗变异体的影响已经完全控制住。已收割的水稻田没有一处残留黏丝,未收割的地块经过预防喷洒,也没再出现新的缠穗。老周在进度板上更新了数字:“水稻已收135亩,完成90%;玉米已收90亩,完成67.5%;大豆已收55亩,完成73.3%”,红漆写的数字在夕阳下格外亮眼。
当天晚上,联盟的晾晒场旁举办了“缠穗破解庆功宴”。后勤组用刚脱粒的新米煮了粥,盛在陶窑烧制的粗瓷碗里,撒上一点盐,就香得让人忍不住多喝两碗;畜牧据点烤了整只羊,油脂滴在炭火上,滋滋作响,香味飘出老远;队员们围坐在火堆旁,手里拿着玉米饼,嘴里说着收割时的趣事,笑声在田野间回荡。
老河喝了一口米酒,对林墨说:“以前总担心收割时出岔子,现在有你们这些好办法,再厉害的变异体也不怕了!明年我河港也要多养几头牲口,等秋收时给大家多烤点肉!”
林墨笑着点头:“接下来还有三天,就能完成所有秋收工作。老郑还要盯着烘干房,确保粮食烘干后及时入仓;苏医生要继续检测粮食品质,不能出一点差错;老周则要开始选种,把今年最好的籽粒留出来,明年播种用。”
老周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打开里面是几粒饱满的水稻籽:“我已经选好了,这是今年品质最好的‘金穗1号’,明年种下去,产量至少还能提10%!”
苏晚晴也补充道:“我打算在仓库里装‘恒温恒湿系统’,老郑已经画好图纸了,用太阳能供电,能把仓库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湿度30%,粮食能储存两年都不坏!”
夜色渐深,火堆的光芒映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远处的收割机静静地停在田里,像守护着丰收的巨人;烘干房的烟囱里飘出淡淡的白烟,带着粮食烘干后的香气;黎明河的水面上,运输船的灯光像星星一样闪烁。
林墨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联盟的路还很长,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大家像现在这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跨不过的坎。这些在秋分收割高峰里被守护下来的粮食,不仅是今年的收获,更是明年的希望——它们会变成种子,在春天播撒进田野;会变成食物,让每个队员都能吃饱穿暖;会变成联盟成长的基石,让黎明新城在这片末日的土地上,越来越强壮。
黎明联盟的故事,还在继续。下一个季节,下一次丰收,下一场挑战,都在等待着他们——用智慧,用勇气,用团结,书写属于他们的新纪元。
喜欢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