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雨带着几分缠绵,把黎明新城的田野浇得湿润。玉米地的幼苗刚冒出两片子叶,嫩绿得像沾了露水的翡翠;水稻田的秧苗在水层里舒展叶片,连成一片浅浅的绿;大豆地的幼苗顶着种皮,像戴着小帽子的娃娃,怯生生地从土里探出头。这是全年作物生长的“脆弱关键期”——幼苗刚破土,根系还没扎稳,既怕涝又怕旱,更怕虫害,必须在两周内完成根系加固、叶面防护和土壤调优,否则幼苗枯萎,今年的收成就要打折扣。联盟全员围着“幼苗养护战”转:老周的农务组负责幼苗长势监测,老郑的机械组改装“根区养护设备”,苏晚晴的医疗组调配“幼苗防护药剂”,河港的船员则忙着调控灌溉水量,每个人的裤脚都沾着泥水,却盯着幼苗的眼神格外专注——这嫩绿的芽,就是秋天的希望。
老周每天蹲在田埂上,手里拿着“幼苗长势检测仪”和“根系探测仪”。检测仪能测出幼苗的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探测仪则能透过土壤,看到根系的生长情况。“玉米幼苗:株高8厘米,叶绿素含量45SPAD,根系长度12厘米!正常!”老周对着对讲机喊,声音里满是欣慰。他轻轻拨开一株玉米苗周围的泥土,白色的根系细密地扎在土里,没有半点腐烂的痕迹,“按这长势,再过十天就能进入拔节期,比去年早三天!”
旁边的小王正用“叶面喷雾器”给大豆苗喷营养液——这是老周按氮磷钾1:0.8:0.5的比例调配的,能促进幼苗叶片生长。“周叔,这营养液真管用!昨天喷过的大豆苗,今天叶片就亮了不少!”小王一边走一边喷,喷雾器的雾滴细密,均匀地落在叶片上。老周点点头,递给他一把小铲子:“喷完记得给幼苗松松土,土壤板结会闷坏根系,松完土再浇点水,水别太多,刚没过土面就行。”
林墨正陪着老郑在玉米地旁调试“智能根区养护机”。这是老郑针对幼苗期改的新设备,能一边给土壤松土,一边往根区注入稀释的有机肥,还能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你看,这机器的松土深度设为5厘米,刚好不会伤到根系,有机肥的注入量是每株20毫升,既能施肥又不烧根。”老郑指着设备上的显示屏,上面实时显示着土壤湿度和施肥量,“我还加了‘涝情预警’功能,土壤湿度超过80%就会停机,避免浇水过多烂根。”
小李正在测试“远程操控”功能,他在田边的平板上点了“启动”,养护机立刻沿着田垄移动,松土齿缓缓插入土壤,有机肥顺着管道流进根区。“郑工,远程操控太方便了!不用跟着机器跑,在田边就能看着,省不少力!”小李兴奋地说,老郑拍了拍他的肩膀:“幼苗期最累,能省点劲就省点,咱们得把劲留到后面。”
苏晚晴的医疗组在田边搭了“幼苗防护站”,塑料桶里装着“根区防护剂”——这是她用恶霉灵(防烂根)、腐殖酸(促根长)和清水按1:2:100的比例调配的,既能防止根系发霉,又能促进根系生长。“每三天给幼苗浇一次防护剂,重点浇在根区,别溅到叶片上,叶片沾了会发黄。”苏晚晴一边指导队员配药,一边用“土壤病菌检测仪”测土壤,屏幕上显示“病菌浓度0.1个/克,安全!”
河港的老河带着船员在灌溉渠旁调控水量,他们在渠口装了“流量控制阀”,能精准控制流入每个地块的水量。“小张,玉米地的土壤湿度够了,把阀门关小一半!”老河盯着土壤湿度计,上面显示75%,刚好在安全范围。船员们则忙着清理渠里的杂草,避免杂草堵塞水管。“幼苗期浇水最讲究,多了烂根,少了枯苗,咱们得盯着点,不能出岔子!”老河擦了擦额头的汗,虽然天不热,却忙得浑身是劲。
可就在幼苗养护的第六天,意外突然发生。负责监测水稻田的队员小张,慌慌张张地跑到老周身边,手里捧着一株枯萎的水稻苗——幼苗的叶片发黄发蔫,轻轻一提就从土里拔了出来,根部发黑腐烂,还沾着黏糊糊的褐色黏液,闻起来有股腥臭味。“周叔!不好了!水稻苗枯了!东边水稻田已经有一片这样的了,有的连土都发臭了!”
老周的心瞬间揪紧,他接过水稻苗,用放大镜仔细看——根部的表皮已经烂掉,露出里面发黑的维管束,黏液里还能看到细小的白色线虫。“林墨!苏医生!老郑!快到东边水稻田来!”老周掏出对讲机,声音带着急切,“水稻苗烂根枯萎,情况不对劲!”
林墨、老郑和苏晚晴很快赶到,东边水稻田已经出现了一片“枯苗区”——几十株水稻苗发黄枯萎,水层里飘着淡淡的褐色黏液,和周围嫩绿的秧苗形成鲜明对比。苏晚晴立刻用无菌棉签沾取根部黏液,放在便携式显微镜下,屏幕上的画面让她脸色骤变:“是‘噬根变异体’!这是一种寄生在幼苗根系的复合变异体——既有致病真菌,又有寄生线虫,真菌会分泌‘溶根酶’破坏根系表皮,线虫则钻进根系内部啃食维管束,导致根系无法吸水吸肥,幼苗很快枯萎;更可怕的是,它们靠土壤和水传播,只要灌溉水流过受污染的地块,就会扩散到其他田,要是不及时围剿,三天内所有地块的幼苗都会烂根,今年就绝收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