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昭看着那本磨破边角的账本,忽然想起自己的农家出身,连忙附和:“李大人说得对!我也带来了江南的民情簿,都是百姓亲口说的难处。”
王砚、刘芳也纷纷取出自己收集的地方卷宗,七本簿子在案上堆成小小的山,墨香混着茶香,竟有种奇异的和谐。
苏凝站在文渊阁外的回廊上,听着里面的争论声渐渐变成讨论,嘴角忍不住弯起。兰轻声问:“娘娘不进去看看?”
“不必。” 苏凝望着檐角的阳光,“让他们自己磨合,比我多说十句都管用。” 她转身时,看见赵晏正站在不远处的海棠树下,手里拿着本《永熙新政》,目光却望着文渊阁的方向,眼里满是期待。
“都听见了?” 苏凝走到儿子身边。
赵晏点头,声音里带着兴奋:“他们在说如何减免江南赋税,林编修还提到了青州的麦种改良!”
“这才只是开始。” 苏凝的声音里带着欣慰,“内阁就像个药罐,旧臣是甘草,能调和诸药;新官是猛药,能治沉疴;李默言是药引,能让药效直达病灶。而你,是抓药的大夫,得学会看方子,更得知道百姓的病在哪儿。”
文渊阁里的讨论声还在继续,时而争执,时而赞同,像锅正在熬的汤,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赵晏望着那扇紧闭的门,忽然觉得这永熙朝的春天,比往年更暖些。
宣旨入阁不是结束,是开始。是让七颗心慢慢往一处想,七双手慢慢往一处使,是让这内阁真正成为江山的梁柱,新帝的臂膀。当文渊阁的门再次打开时,七人的脸上虽还有争执的红,眼里却多了几分 “同赴事” 的默契 —— 这或许就是苏凝想要的,不是完美的阁臣,是愿意为了百姓,慢慢学会共事的人。
春风穿过回廊,吹起苏凝的鬓发,她望着文渊阁的方向,忽然想起先帝常说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如今看来,这才人不必是惊世骇俗的英雄,是这些愿意守着本分、干着实事的普通人,就够了。
喜欢深宫孤女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深宫孤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