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笑着点头,又走到另一间营房,却见里面只有一位年轻女子,正坐在床边缝补衣服。女子见慕容复进来,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起身时不小心碰掉了床边的药碗,碗里的药汁洒了一地。
完颜明珠连忙上前,看到药碗里残留的药渣,皱眉道:“这是治疗外伤的药,你身上有伤?”
女子低下头,小声道:“我丈夫去年被金人抓走了,我一路逃来的时候,被树枝划伤了腿,一直没好利索。”
刀白凤走到女子身边,轻声安慰道:“别怕,明珠医术高明,让她帮你看看,很快就能好。”
完颜明珠取出药膏,为女子处理伤口,慕容复则对身后的王德道:“流民中肯定还有不少人像她这样有伤在身,你立刻让人统计一下,让明珠姑娘和她的医官团队为所有人诊治。另外,派人去大名府查探,看看能不能找到她丈夫的下落,若是还活着,一定要想办法救回来。”
王德躬身应诺,心中暗自佩服——陛下不仅关心流民的温饱,还顾及他们的家人,这样的君主,怎能不让人信服?
在清河停留的三日里,慕容复每天都要去安置所、田间地头查看。李秋水与完颜玉漱则带着禁军,巡视清河周边的关卡,防止有散兵游勇劫掠百姓;王语嫣则与王德一起,整理清河县的户籍、田亩数据,发现不少土地因为主人战死或逃亡,成了无主之地,便建议慕容复将这些土地分给流民,让他们耕种,只需缴纳少量赋税。
慕容复采纳了王语嫣的建议,当即下旨:“清河境内无主之地,皆分给流民耕种,五年内免缴赋税,五年后按每亩五升粮缴纳。各地官府需协助流民开垦荒地,提供粮种、农具。”
旨意下达的那天,清河县的百姓都沸腾了,不少流民自发地来到县衙外,高呼“陛下万岁”。慕容复站在县衙的楼上,看着楼下欢呼的百姓,心中满是感慨——当年,他为了复国,不惜不择手段,如今才明白,真正的帝王之业,不是靠杀戮、权谋,而是靠百姓的拥护。
离开清河时,王德率领全县官员、百姓送行,队伍从县衙一直排到城外。慕容复坐在马车上,掀开窗帘,挥手与百姓告别,刀白凤轻声道:“复郎,你看,这便是民心。”
慕容复点头,目光望向远方,那里是江南的方向——江南水患初定,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他知道,这次巡境之路还很长,但只要有身边这些女子陪伴,有百姓的拥护,他定能让大燕的江山,变得更加安稳、繁荣。
队伍继续南下,沿途的景象渐渐变得热闹起来。刚进入济州境内,便看到田间有不少农民在耕种,路边的村落里,炊烟袅袅,偶尔还能听到孩童的笑声。
慕容复掀开车帘,见一位老农正赶着牛耕地,便让马车停下,走了过去。老农见慕容复身着龙袍,慌忙跪地行礼,慕容复扶起他,问道:“老人家,今年的粮种是官府发的吗?长势怎么样?”
老农笑着回道:“回陛下,是官府发的粮种,比我们自己留的种子好太多了,你看这地里的麦苗,长得多壮实!再过几个月,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慕容复看着绿油油的麦苗,心中欣慰,又问道:“水患过后,地里的积水都排干净了吗?有没有再出现涝情?”
老农点头道:“去年水患后,官府派了不少人来挖水渠,把地里的积水都排出去了。前两天下了场大雨,地里也没积水,这水渠挖得真是好啊!”
慕容复转头对身后的工部官员道:“江南多水患,水渠、堤坝至关重要。你立刻让人去各州府查看,若是有堤坝损坏、水渠堵塞的情况,务必尽快修复,不能影响春耕。”
工部官员躬身应诺,心中暗自记下——陛下走到哪里,都不忘政务,这样的勤勉,定能让大燕兴盛。
队伍抵达济州城时,济州知府早已在城外等候。慕容复没有先去知府衙门,而是直接前往济州的粮仓。粮仓外,几位官差正在清点粮食,慕容复走进粮仓,见里面堆放着满满的粮食,便问道:“这些粮食是今年的新粮还是去年的旧粮?够不够济州百姓吃?”
知府连忙回道:“回陛下,这些都是去年秋收的粮食,除了留足百姓的口粮,还能上缴朝廷五万石。今年春耕顺利,秋收后,粮食肯定会更多。”
慕容复点头,又走到粮仓的角落,查看粮食的储存情况,见粮食没有受潮、发霉,便满意地笑道:“不错,粮食储存得很好。你要记住,粮仓是百姓的命根子,一定要管理好,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知府躬身应诺,心中暗自庆幸——幸好自己平日里管理粮仓十分用心,没有出任何差错。
在济州的日子里,慕容复的行程依旧安排得满满当当。白天,他去田间、粮仓、作坊查看;晚上,他则在知府衙门与官员们商议政务,听取他们的汇报。后宫诸女也各尽其职:刀白凤协助慕容复处理后宫事务,安抚济州的宗室女眷;李秋水与完颜玉漱则巡视济州的海防,防止海盗劫掠;王语嫣则整理济州的工商数据,发现济州的纺织业十分发达,便建议慕容复设立纺织作坊,让更多的百姓有活干、有钱赚;完颜明珠则在济州城开设了医馆,为百姓免费诊治;赵婉儿则在知府衙门的厨房里,教厨娘们做汴梁的点心,让慕容复和官员们在忙碌之余,能尝到家乡的味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陆小夜的传奇请大家收藏:(m.20xs.org)陆小夜的传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