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砚会面后,“云城异闻录编辑部”的工作重点悄然发生了变化。阿雅在维护日常账号运营、筛选普通委托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搜集一切与“镜子”,尤其是造型奇特、带有传说色彩的古镜相关的信息。楚星玄则一边巩固修为,熟悉秩序烙印的各种应用,一边分析着苏砚提供的关于“魇祷之镜”的有限资料。
这面传说中的邪镜,仅仅是通过拓片图案,就给人一种心神不宁的感觉。楚星玄尝试用能量感知去“阅读”苏砚提供的电子图片,能隐约捕捉到一丝残留的、混乱而扭曲的精神印记,证实了这镜子绝非善物。
几天后,阿雅果然在一个本地历史爱好者聚集的小论坛深处,挖到了一条不起眼的帖子。发帖人声称,自己的曾祖父是民国时期云城的古董商人,曾收藏过一面“能照见人心鬼”的怪镜,镜子边缘有“触手般的花纹”,后来在战乱中遗失,曾祖父对此讳莫如深,临终前才透露了一星半点。
帖子年代久远,回复者寥寥,大多当做故事听。但“触手般的花纹”这个描述,与苏砚提供的“魇祷之镜”拓片边缘特征高度吻合!
“楚大哥,你看这个!”阿雅兴奋地将帖子指给楚星玄。
楚星玄仔细浏览着帖子内容,发帖人自称姓姜,帖子最后还留了一个已经停用的旧邮箱地址,并没有更多有效信息。
“线索太模糊了,而且过去这么多年……”阿雅有些气馁。
“未必。”楚星玄沉吟道,“发帖人提到他的曾祖父是古董商。那个年代的古董商人,往往有自己固定的圈子、账册或者传承记录。如果能找到这位发帖人,或者查到那位姜姓古董商的后人乃至当年的生意往来记录,或许能找到更多线索。”
他看向阿雅:“这需要更细致的调查,正好可以锻炼一下我们‘编辑部’的业务能力。”
阿雅立刻明白了楚星玄的意思,这是要将这次调查,做成一次“正规”的委托流程,既能锻炼他们的伪装和调查能力,也能借此机会实践苏砚的请求。
“没问题!查人找物,我在行!”阿雅摩拳擦掌,立刻行动起来。
她首先尝试通过技术手段恢复那个旧邮箱的可能关联信息,但年代久远,收效甚微。于是她转变思路,开始在旧报纸数字化档案、地方志以及一些家族谱牒研究的网站上,搜寻民国时期云城姓姜的古董商信息。
这无疑是大海捞针。但阿雅展现出了惊人的耐心和细致,她结合帖子中提到的“曾祖父”、“战乱时期”等时间点,一点点缩小范围。
楚星玄也没有闲着。他利用“编辑部”承接的那个老档案馆深夜异响的委托作为掩护,再次进入了档案馆。这一次,他目标明确,重点调阅民国时期的工商名录、旧货市场记录以及一些富商乡绅的传记杂记,希望能找到关于那位姜姓古董商的蛛丝马迹。
在档案馆那种特有的安静而凝重的氛围中,楚星玄的能量感知始终保持着开启状态。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股微弱的、弥漫在整个档案馆的“注视感”依旧存在,仿佛无数先贤的意念残留,在默默注视着每一个翻阅历史的后来者。这种感觉并不让人不适,反而让他更加沉静,翻阅资料时也格外专注。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翻阅一本记录云城旧货市场变迁的泛黄册子时,楚星玄发现了一条简短记载:“姜氏古玩,店主姜明远,擅辨金石玉器,尤精古镜,铺面位于城南老街(现青云路附近),民国廿六年歇业。”
姜明远!这个名字与论坛发帖人提到的“曾祖父”信息对上了!而且记载明确提到他“尤精古镜”!
几乎同时,阿雅那边也有了好消息。她通过交叉比对一些零散的线上族谱信息和旧地址记录,大致确定了姜明远后人可能居住的几个区域,其中一个就在现在的城东区!
“太好了!我们去找他的后人!”阿雅兴奋地说。
两人没有贸然上门。楚星玄让阿雅先以“云城大学民俗研究社”学生的身份(稍微伪装了一下),通过电话联系了目前居住在城东区、可能性最大的一户姜姓人家。
接电话的是一位声音温和的中年女性,自称是姜明远的曾孙女,姜芸。当阿雅委婉地提及想了解一些关于其曾祖父姜明远先生,特别是他收藏古镜方面的事情时,电话那头的姜芸沉默了片刻,语气变得有些微妙。
“关于我曾祖父的事情,我知道的也不多。而且……家里老人交代过,有些事最好不要多提。”姜芸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回避。
有戏!越是讳莫如深,越说明有问题!
阿雅按照事先和楚星玄商量好的说辞,诚恳地表示她们只是进行学术研究,绝对尊重隐私,并且可以签署保密协议,希望能有机会当面请教一些不涉及核心隐私的、关于当年古董行当的普通情况。
或许是阿雅听起来年轻又礼貌,或许是“大学研究”的名头起了作用,姜芸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同意了他们周末下午的拜访请求,但再三强调只谈风物,不谈秘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写的角色都成真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我写的角色都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写的角色都成真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