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渺茫,但并非全无缝隙。理工大科技支行的年轻副行长张涛,是师大校友,对校园场景有天然的理解。他在私下交流中暗示:“如果能先在封闭可控的小范围(比如师大校内)跑通模型,积累足够亮眼的数据样本,尤其是降低坏账率方面的实证,或许…能撬动一点空间。”
“小范围…实证…”陈默咀嚼着这几个字,眼神渐亮。不能等!必须主动创造“实证”的土壤!
与此同时,“涅盘计划”的另一翼——“驿站+”生态深耕,在苏蔓的推动下,顶着压力艰难发芽。
“星火易站”艰难破土: 平台上线初期,响应寥寥。学生对在驿站交易二手物品心存疑虑(怕麻烦、怕纠纷、怕平台抽佣)。苏蔓团队调整策略:
- 免佣启动期: 宣布平台上线首月,所有交易免收佣金!只收取极低的物品寄存费(按天计)。
- “站长担保”背书: 强化驿站站长(如老王)的中间人角色和信用担保形象。站长负责初步验货、暂存保管、协调面交。
- “闪电送”加持: 对达成交易的物品,提供“星火速达”优惠配送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痛点。
几经波折,第一单成交了!一名大四学生通过老王驿站,成功将闲置的考研资料卖给了一名学弟,并通过“星火速达”完成配送。老王兴奋地拍下交易成功的照片发到工作群。虽然量小,但星星之火,已然点燃。
专业设备租赁试水遇冷: 与摄影协会合作推出的相机租赁服务,却遭遇寒流。高昂的押金(平台风控要求)、复杂的租赁协议、学生对设备损坏赔偿的担忧,让潜在用户望而却步。项目陷入僵局,苏蔓团队正焦头烂额寻找突破口。
就在“涅盘计划”在冰火交织中艰难推进,信用模型与生态深耕遭遇瓶颈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伴随着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悄然降临。
傍晚,仓库门口。一个穿着普通冲锋衣、戴着鸭舌帽的身影在门口徘徊片刻,被警惕性极高的刘强拦下。
“找谁?”刘强眼神锐利。
来人微微抬起帽檐,露出一张带着风霜却眼神精亮的脸——正是许久未露面的吴明!
“强子,是我。”吴明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
刘强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惊喜:“吴哥?!你…你怎么来了?快进来!”
吴明的到来,在疲惫压抑的仓库里激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陈默将他请进简陋的办公室。
“吴哥,你…”陈默看着吴明明显清瘦的脸颊和眼中的血丝,一时不知从何问起。
“我一直在外面。”吴明开门见山,声音低沉却清晰,“盯着‘快雨伞’,也盯着一些…他们背后更深的东西。”他端起陈默递来的水,猛灌了几口,“你们搞的‘涅盘’,动静不小。林薇入局了?”
陈默点头,简要说了现状,尤其提到了校园信用模型和驿站生态的困境。
吴明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桌面上敲击着,像在破译某种密码。当听到信用模型缺乏多维数据和银行合作遇阻时,他眼中精光一闪。
“数据…维度…”吴明沉吟片刻,忽然抬眼,“理工大西门,‘知味书屋’,知道吗?”
陈默和苏蔓对视一眼,点点头。那是理工大附近一家很有格调、也很有口碑的独立书店,老板是个很有情怀的退休教授,姓方。书店也提供咖啡和自习空间,在学生中人气很高,但从未接入任何外卖或电商平台。
“方教授有个独子,方哲,”吴明语速加快,“在北美读博,研究领域是…分布式机器学习与隐私计算。”
陈默的心猛地一跳!
“方教授为人清高,厌恶资本裹挟,所以一直拒绝平台合作。但他儿子方哲,对技术赋能实体、尤其是保护隐私前提下的数据价值挖掘,非常热衷。”吴明看着陈默,“如果能打动方教授,让‘知味书屋’成为‘星火易站’的线下文化品鉴点,甚至…通过某种技术方案,在保护用户绝对隐私的前提下,让书屋的会员借阅记录、文化活动参与度等‘文化信用’数据,以脱敏加密的形式,为你们的校园信用模型提供参考维度…”
吴明的话如同惊雷,在陈默脑中炸响!一个全新的、极具想象力的维度!“文化信用”!这不仅能丰富模型,更能将“星火”的生态从物质交易拓展到精神文化层面,形成差异化壁垒!而且,如果能得到方哲在隐私计算技术上的支持…
“方教授…能同意吗?”苏蔓又惊又喜,又带着巨大的疑虑。
“很难。”吴明直言,“方教授对平台经济成见很深。但…事在人为。方哲下个月会回国探亲。这是窗口期。”他顿了顿,补充道,“我会提供一些…关于‘知味书屋’经营现状和方教授个人偏好的背景信息。怎么打动他,看你们的本事了。记住,真诚和技术可行性,是唯一的钥匙。别玩资本那套虚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商海纵横128计定乾坤请大家收藏:(m.20xs.org)商海纵横128计定乾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