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魔方”的成功构建,如同为“智伞”的产品引擎加装了无限可能的变速器,使其能够以惊人的效率和灵活性,响应不同细分市场的个性化深度需求。销售团队士气如虹,签单捷报频传,项目交付速度也因配置化而大幅提升。然而,就在管理层为业务拓展的顺利推进而稍感欣慰时,客户成功部门负责人提交的一份报告,却揭示了一个隐藏在成功交付表象之下的深层危机。
报告显示,在已交付的“精品农业”类项目中,尽管初期溯源系统搭建完成,二维码贴附到位,但持续活跃使用(指定期更新数据、消费者扫码互动频繁)的项目比例,在交付三个月后出现明显下滑,半年后更是降至一个不容乐观的水平。一些茶庄、农场在新鲜感过后,因为觉得“更新数据麻烦”、“看不到直接效果”,逐渐疏于维护,导致溯源页面信息陈旧,消费者扫码体验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销售团队也反馈,在续约谈判时,一些客户虽然认可系统本身,却对续费价格提出质疑:“系统是挺好,但它除了刚开始帮我讲了个好故事,后面好像也没带来太多新东西。每年付这些钱,值吗?”
这些问题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正热血沸腾的拓展势头之上。陈默敏锐地意识到,“智伞”可能陷入了一个危险的误区:将系统的成功部署和交付,视为了客户价值创造的终点。
“我们把一个需要持续运营、不断产生价值的‘活系统’,当成一个‘一锤子买卖’的硬件产品在卖。”陈默在核心管理层会议上,语气沉重,“我们精心打造了‘魔方’,交给了客户,却忘了教会他们如何玩转这个魔方,甚至忘记了陪他们一起玩,让这个魔方持续变出新的价值。如果客户无法从我们的系统中获得持续的价值增益,那么无论前期交付多么完美,最终都会被抛弃。”
林薇补充道:“这意味着,我们的商业模式需要升级。不能只做‘产品交付者’,必须转型为‘价值运营者’。服务的终点,不应是交付签字的那一天,而应该是客户价值真正实现并持续放大的整个生命周期。”
一场围绕 “服务升维” 的战略转型,在“智伞”内部启动。目标是将公司的角色,从解决方案的搭建商,升级为客户价值实现的长期伙伴。
首先,是重新定义“客户成功”的职责与价值。 陈默将客户成功部门从一个附属的、主要负责处理投诉和续约的团队,提升到与销售、产品并列的战略高度。他亲自为“客户成功”赋予了新的使命:“确保每一位客户都能从‘智伞’的解决方案中获得最大化的、可持续的商业价值。”
为此,客户成功团队进行了大规模扩容和专业化改组。他们不再仅仅是“客服”,而是按照行业划分为“农业价值成功经理”、“供应链价值成功经理”等。这些价值成功经理,大多是拥有行业背景或深度理解的专家。
其次,是打造“价值驱动的 onboarding(上轨)流程”。 过去,项目交付后的培训,主要集中在系统操作上。现在,价值成功经理在项目交付初期就深度介入,与客户共同制定一份 “价值实现路线图”。
这份路线图不仅包括系统如何使用,更明确规划了在未来3个月、6个月、1年内,客户应该如何利用这个系统,去实现哪些具体的商业目标。例如:
· 对于茶庄,目标可能是“通过溯源故事,将高端产品线客单价提升15%”或“通过扫码数据,沉淀1000名核心会员”。
· 对于外贸工厂,目标可能是“通过可信单据,将平均回款周期缩短10天”或“成功接入2家新增的、对资质要求严苛的海外客户”。
这份路线图,成为客户成功经理与客户后续沟通和服务的共同蓝图。
第三,是提供“主动式、洞察型”的运营服务。 价值成功团队的工作,远不止于被动响应问题。
他们定期(如每季度)为客户提供“价值健康度报告”。这份报告不仅包含系统使用数据(如扫码次数、页面停留时长),更关键的是,结合行业洞察,分析这些数据背后反映出的业务机会与风险,并提出 actionable(可操作)的建议。
例如,他们会告诉茶庄主:“您的‘古树单株’系列扫码率最高,但转化购买率偏低,建议在页面增加‘在线品鉴预约’入口,或策划小批量的线上拍卖。”他们会提醒外贸经理:“您的‘原产地证明’被海外客户查看次数激增,显示该市场对资质非常关注,建议主动推送其他相关认证信息,抓住商机。”
他们甚至会组织“同行最佳实践分享会”,将不同客户的成功经验(如某个农场如何利用溯源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爆销量)进行跨客户分享,激发新的应用灵感。
第四,是开发“价值增值”模块与数据服务。 为了应对客户“系统用久了没新意”的疲劳感,产品团队与客户成功团队紧密协作,基于对客户业务需求的深度理解,不断开发出新的、可选的“增值功能模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商海纵横128计定乾坤请大家收藏:(m.20xs.org)商海纵横128计定乾坤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