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依旧冷,但裹挟的不再是废墟深处陈腐的死亡气息,而是新翻冻土的生涩味道,混合着远处工地上水泥和木材的、略显刺鼻的“新”气。这片曾经被彻底抹平的土地上,一排排低矮、整齐的简易过渡房如同雨后冒出的灰白色蘑菇,沉默地矗立在初春微寒的晨光里。统一的灰泥墙面,覆盖着深青色瓦片的倾斜屋顶,方方正正的小窗户嵌着崭新的玻璃——这便是政府“重建青瓦巷”的第一步。
苏建国佝偻着背,肩头扛着那个装着“光光的家”青瓦和几件破家当的沉重包袱。他深陷的眼窝里布满血丝,目光沉沉地扫过眼前这一排排一模一样的灰白盒子。崭新,却冰冷。没有废墟瓦砾堆里顽强钻出的野草,没有歪斜的断墙投下的阴影,更没有那面画满了卫民心血太阳的土墙。一切都是笔直的线条,生硬的棱角,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流水线般的秩序感。他粗糙的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包袱绳,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那包袱皮里裹着的几块冰冷青瓦,沉甸甸地硌着他的肩胛骨,像几块从旧时光里硬生生抠出来的、带着血丝的骨头。
“7排3号。” 戴着袖章的工作人员声音平板,指着其中一扇刷着绿漆的薄木板门,门框上方钉着一块小小的、崭新的白底黑字门牌:青瓦巷7排3号。“就这儿。钥匙拿好。” 一把冰凉的、带着毛刺的黄铜钥匙被塞进苏建国布满冻疮的手里。
“青瓦巷……” 苏建国布满风霜的嘴唇无声地嚅动了一下,咀嚼着这个刻在门牌上的、熟悉又陌生的地名。巷子早已不存,只余下这个名字,像一个强行缝在崭新皮肉上的旧标签。他佝偻着背,步履沉重地走上前。钥匙插入锁孔,转动时发出干涩生硬的“咔哒”声。门开了,一股浓烈的、属于石灰、水泥和新鲜木材混合的、冰冷而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冲散了他们身上携带的最后一丝“瓦砾之家”的尘土味。
苏卫东紧跟着大哥,高大的身躯几乎堵住了狭窄的门框。他肩上扛着卷成粗筒的蓝色塑料布,另一只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破包袱,里面是晓光。他赤红的双瞳如同最精密的雷达,瞬间扫过门内这方小小的空间——灰白的墙壁,光秃秃的水泥地面,空无一物。他像一头闯入陌生领地的孤狼,浑身肌肉紧绷,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警惕和审视。那崭新的、刷着廉价绿漆的木门,那毫无遮蔽的窗户,在他眼中都成了潜在的威胁入口。他下意识地将装着晓光的包袱往怀里紧了紧,高大的身躯微微侧转,用肩膀和后背形成一道屏障,阻挡着门外可能存在的窥探视线。新?他不在乎。他只在乎这盒子够不够“硬”,能不能挡住外面的风刀霜剑和可能的觊觎。
苏卫民最后一个进来,怀里紧紧抱着他的“金刚”石头,红肿的眼睛里充满了巨大的茫然和不安。他站在门口,看着眼前这个灰白色、方方正正、空荡荡的“盒子”,又回头望了望窝棚消失的方向——那里,只剩下巨大的瓦砾堆和推土机轰鸣的轮廓。他找不到那面画满太阳的墙,找不到他熟悉的角落,找不到“光光的家”原来的位置!巨大的混乱感瞬间攫住了他!他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带着哭腔的嘶哑咕哝:“家…家呢?…太阳…在哪儿?” 他像一只被强行塞进陌生笼子的鸟,焦躁地原地转着圈,目光在空荡的墙壁上徒劳地搜寻着熟悉的色彩。
苏建国放下沉重的包袱,佝偻着背,默默地打量着这个新“家”。方方正正,大约十来个平方。四壁是抹得还算平整的灰泥,触手冰凉。头顶是崭新的深青色瓦片,透过屋顶预留的缝隙,能看到支撑的粗糙木梁。脚下是坚硬冰冷的水泥地,没有泥土的柔软和坑洼,干净得让人无所适从。一面墙上开了一扇小小的方窗,崭新的玻璃隔绝了外面的寒风,也隔绝了废墟上最后一点熟悉的气息。这里没有漏风的破草帘子,没有随时可能坍塌的土墙,没有夜晚钻进来的刺骨寒风——这确实是“安全”的。一种物理意义上的、被规划好的安全。但这安全,却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陌生和空旷。
他深陷的眼窝里没有多少喜色,只有一片沉沉的、化不开的疲惫和对未来的茫然。他走到屋子中央,蹲下身,布满冻疮和老茧的手指,无意识地拂过冰冷坚硬的水泥地面。指尖传来的坚硬和冰冷,与“瓦砾之家”泥土的柔软和熟悉感形成刺目的对比。他沉默着,仿佛在丈量这片陌生的土地。
苏卫东将装着晓光的包袱轻轻放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动作带着一种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小心翼翼。然后,他立刻直起身,赤红的双瞳锐利地扫视着屋顶的瓦片和四面的墙壁,似乎在评估它们的坚固程度。他走到那扇崭新的小窗前,伸出手指,用力地戳了戳冰冷的玻璃,又猛地拉开那扇薄薄的、刷着绿漆的木门,探出头去,警惕地扫视着外面一排排几乎一模一样的房子和远处走动的人影。确认暂时没有“威胁”,他才缩回头,砰地一声关上门,门板发出空洞的回响。他依旧靠门站着,高大的身躯如同门神,守护的姿态没有丝毫松懈。安全感?对他而言,只有自己这双拳头和时刻的警惕,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这崭新的房子,不过是另一个需要他全力戒备的战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瓦巷里的向阳花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青瓦巷里的向阳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