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而不决,待都城信使至,言商臣及若敖氏布置,楚成王乃有定策。楚王自反而将,领中右贰军,驻防清发水东岸,直面唐地南来之晋国盟军;以公卿之私兵,至汉水北,做二线防备,由王子职及成嘉领之;召周边诸县师,护卫都城,做三线防御,以公子商臣为领。
楚成王帅贰广先行,反清发水,待中右贰军至;另嘱斗子文,将楚左军,紧追吴军,纠缠勿失即可,吴军无舟,无辎重,无退路,必不持久。待败晋军而反击。
晋盟五军得唐地辎重供养,稍以休整,留方城所俘楚军,以唐军监之,留齐军据守三关,震慑随国;晋宋四军,逐河向清发水进发,来战楚军。
且说斗子文,年岁已高,一代良相,原本已经致仕。在职期间,辅佐成王二十七载,兴楚扩地,功劳卓着。去年楚成王捕杀斗勃而不及止,恨成王之短视寡情,原已心灰意冷。今知楚难,仍自复出,勉力为之,然身骨已大不如前。今时追吴,迁延数日,终不得灭,心急病发,竟不能理事,遂以军事付子西(斗宜申)。
城濮之战后,子西带罪,由司马迁工尹,掌管百工。此次跟随斗子文出都,因缘际会,得以领军。环顾若敖氏今日境地,子文老矣,子玉自刎,斗勃被诛,成大心被俘,自身带罪而远军事,举族衰败至斯,岂不哀哉?值此楚国危难之际,若可灭吴得功,或能扭转若敖氏颓势。有以心切,遂忘楚成王之告诫,急驱左军,追击不歇。
再说吴君、公子王臣及潘崇,帅三万军,然水军不利陆战,而象兵不能急行,只吴国陆战士卒壹万人,不能胜楚左军,故游走楚柏举之地,近大别山而动。因群舒及有巢之健勇,喑熟地形而得地利,避楚军而得生存;行军期间,江淮之兵,竟有能御象者。问询得之,部落之时,捕而训养,以为守卫。遂于江淮健勇中,选能御象兼善弓箭者,辅以大象,权当车乘使用。
及至目的地,三军择地而待,徒以万余车徒对阵,隐匿象兵、水兵及江淮健勇。子西求战心切,见吴军兵少,以为奔波失散,且依仗楚军强盛,不以为意,遂下令速灭。
喜欢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请大家收藏:(m.20xs.org)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