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司徒博彦随马服君赵奢见赵威后,说以齐变预测及稳赵朝堂。
听闻掣秦之言,赵威后蹙眉,语带不悦,寒声言于马服君:“将军以为如何?”
马服君赵奢闻言叩拜:“太后息怒,小子所谓掣秦之言,颇为荒诞,令人不解,然所谓正奇相合,料敌不备,或能致胜于敌,且事涉平原君之安危,臣请召其议而后决。”
赵威后闻言而愠,厉声呵斥:“将军之言,甚矣!因秦之袭,吾子已质于齐,方得今日之盟;今之掣秦,复陷平原君于死地。所谓将军,领兵卫国者也,今以幼子贤臣为质,苟且行事,将军岂无愧乎?”
马服君赵奢叩首,答曰:“为将者,不能领军退敌护国,至贰君轮番受辱,臣之过也,请太后责罚。”
司徒博彦亦叩首,曰:“太后息怒,容小子有情上禀。”
赵威后闻言而道:“小子,听尔之论,原意尔为贤能之辈,今见尔之掣秦言,非仁非忠之人,不过尔尔,尔且退,哀家不复见尔。”
司徒博彦叩首:“太后之言,小子愧领,太后不愿见小子,此即退去。临行前,小子尚有壹言,望太后准允。”
赵威后怒言:“有敢言平原君者,哀家必唾其面,小子慎言。”
司徒博彦曰:"谢太后,小子不复赘言,期得壹日,齐变不幸得实,望太后能忆起今日之言。小子告退,太后万寿。”
转身再拜马服君,续言道:“小子昨日曾言于家翁,出山前,师伯师兄已有推演,秦必壹于天下,小子不服而出,期冀入仕于赵,而得变局。今不见于赵,小子请归,家翁保重,恐不日见秦军于王城之前,盼有缘能再见家翁。"
马服君赵奢亦行礼太后:“臣且告退,太后万寿。”
出得宫来,司徒博彦随马服君赵奢而行,至乘车马处,方言道:“家翁,前见安平君,以公子赵牧之名而荐小子,不知何意?”
马服君赵奢笑曰:“安平君本齐国相,此次前来,率领齐军,助赵西据秦兵,今日方到邯郸,特来求见太后,以示齐赵之好。今日骤然相见,尔岁小,吾不欲其疑心于尔,特以吾二子相欺,以释其疑。其未曾得见吾家小子,必无其他,安矣。”
司徒博彦曰:“家翁见谅,小子曾闻公之子赵括兄,不曾得闻赵牧其名。”
马服君笑曰:“吾小儿赵牧,年约捌岁,与小子尔年岁相同,年幼而未得见于诸卿,故其名不显。”
司徒博彦颔首了然,不复他言。
马服君赵奢话毕而思,言于司徒博彦:"小子,尔出身不便见于众,然恐常需于邯郸行走,其后或有他国之旅,今既见于田单,不若以错为错,以老夫幼子之名而行,如何?"
司徒博彦转视马服君,略而有思,言道:“家翁之赐,小子不敢固辞,愿认为义父,若有所使,但为前驱。”
马服君赵奢闻言而喜:“如此甚好,待得归家,吾教尔识于众人。”
司徒博彦颔首,应道:“听凭家翁安排,家母及贰位兄长,当得急拜。然小子毕竟年幼,不愿长久见于人前,以免或招非议流言,反而不美。望家翁谅之。”
马服君赵奢,颔首以应,及待归府,召众亲见于后院,以义子之名,荐司徒博彦于众人,其他未言。司徒博彦终得识赵母,赵括及赵牧,轮流拜见,家宴以贺。席毕,着门客引司徒博彦歇息,赵父自有交待家眷注意事项。
及夜,马服君赵奢召司徒博彦见于书房。双方坐定,赵奢开言:“尔之身份,我已知与家人,谅必无事。今召尔相见,为掣秦之事。”
司徒博彦问曰:“家翁何意?”
马服君赵奢答道:“吾意明日见平原君,说以掣秦之意。其门客数千,孟尝君所谓鸡鸣狗盗之徒,谅其门下亦不少见。若藉此次使秦之机,得宣太后及穰侯魏冉叛秦归赵,则秦必内乱而士气衰,东方诸国势升而战心倍,于吾等大利;若邀天之幸,得秦国内情之壹贰,或可赐吾赵制胜良机,收土有望。”
司徒博彦谏曰:“家翁慎之,今日太后明言以拒其事,吾等若私见平原君,或恶君而祸至。”
马服君赵奢叹息:“其患吾亦知之,然此次使秦及秦所以攻赵,均因秦国应侯范雎与魏相魏齐私怨相仇而来。平原君收魏齐于赵,秦借此出兵索人。如此,吾等若以此为机行事,秦必不防,其事易成,风险亦少。”
司徒博彦对曰:“家翁,此事吾亦思之,然诸多节点,尚未得解。其一、太后不欲此行新增变化,置平原君于险地。其二、平原君可有胆识以应此事?其三、其门下诸多门客,何人可托以此事?”
马服君赵奢答道:“平原君赵胜,三为赵相,素有贤能之名,若说以此事,较孟尝君离秦之事,不遑多让,料其必不辞。至于人手,门客数千,精选其中,应足以成事。然首条,太后之忧,恐不好解。”
司徒博彦对曰:“关于此条,小子有谏言贰,言于家翁,请以指教。其壹,请筮史官占卜平原君此行吉凶,邀太后亲临监之;其贰,小子愿为质,随平原君赴秦一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请大家收藏:(m.20xs.org)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