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韩信为先锋,领军火攻项王辎重,秦齐赵三军夜袭,击溃楚军,项籍领军突围,仅存仟人,余者尽没。
不得脱索,项籍等人匆匆南行,过戚县,经傅阳,欲直反彭城。钟离眜乃言道:“将军,昨日之战,秦军倍数于吾,斥侯未曾言李信有援军至,恐其非北至,或是南来,彭城之地,或有危矣。”
项籍得言,乃有冷静,复而有思,彭城若失,以此余军,何得可往?
龙且上前,劝解道:“彭城有危,得反盱眙,方为上策。”
叁人商定,遂舍彭城而转左行,入东海郡而南下。赵骑不舍,紧追而去。
李信等人,得歼楚军,三军相会,有以整顿。栾布乃荐韩信于李信,简略其言谈及火攻助胜之事。得闻其事,复闻陈平力荐,李信亦为首肯,有以褒奖。然项籍走脱,终为不美,遂分兵万数,遣韩信北上,袭田氏及魏豹,以绝后患。贰人复领军南下,追击项籍。韩信亦不推辞,领军北上。
及至斥候回反,得闻项籍等人并未奔彭城,反转入东海而南行,意欲南窜。李信有以蹙眉,乃遣栾布率军反彭城补给,而后径直南下,直取盱眙,并令陈平筹以辎重,以为秦军南行之用。而后,李信自领军转东海郡,循骑军踪迹,追杀项籍。
其时,东海郡,地广人稀,项籍不得脱,亦无补给休养之机,从人多有被杀走亡,余者终不足百。数日追杀,进入八月,终近淮水,过淮水则为淮阴,地近盱眙,逃脱有望。李信亦明其理,追逐亦为疯狂,期于淮北事止。
此地处淮北,未有城邑人家,渡船亦少,待见水上有船至,招呼而唤,请以渡淮。不期来人并不靠前,稽拜而曰:“项王别来无恙乎?”
项籍凝神而视,竟为陈平,遂瞠目结舌,不得有言。
陈平乃续曰:“十二月,吾逢王于大河,八月,吾复逢王于淮,不知下次何时见王于大江,某好有备,以免误事。”
见陈平在此,龙且愤言:“尔如何在此?”
陈平拜曰:“将军勿扰,彭城有失,某不得存,特前来迎王。”
钟离眜急言:“如此聒噪,速速靠岸,载王过淮!”
陈平复拜,朗声而言:“王愿渡淮乎?”
项籍见陈平在此,隐约有以猜想,然并不确其事,乃颔首而应。
陈平遂答道:“即如此,王且稍待,待得渡淮,即为淮阴,亦为韩信家乡,料想到得其地,定有款待,王亦得歇。”
闻得其言,项籍乃有所确,怒言:“彭城之失,尔与韩信所为乎?”
陈平闻言复拜:“彭城之失,非某所为,然薛县之败,或与韩信有关。”
项籍闻言而怒,继而复悲,转视周遭:所谓亲随,寥寥无几,形容憔悴,疲惫不堪,再观乌骓,血迹斑斑,战战栗栗,恍惚之间,万念俱灰,复生愧疚,亦有懊恼,乃缓缓言于陈平:“昔日大河之事,亦尔为之?”
陈平见其言,乃复拜:“某代秦皇,问项王安。”
趔趄欲倒,急扶乌骓,方得安稳,复怒视陈平,旋朗笑不止,继而复转悲怆,其声愤哀,令人不忍听闻:“即得尔救,此且还尔,闻秦皇有缉赏,吾为若德。”
说罢,言于众人:“事已至此,惟天之过矣,非战之罪焉。今日吾命丧于此,尔等散去,各寻生路。”
龙且、钟离眜纷纷劝解,项籍不听,乃牵乌骓而交龙且,遂举剑自刎。余者互视,皆欲自刎以随。
陈平乃遥喝道:“项王有以通缉,不得通融。然诸位各为其主,战至于此,足矣。今项王已归,何不留有用之身,以报故国。今北境有患,匈奴即将有事中原,忝为中原豪杰,徒以自贱而亡,不若北上抗奴,纵马革裹尸,亦无愧七尺之躯也。”
龙且转视陈平,怒喝:“即已反秦,何来故国之说,忠而复畔,德行有亏,匪吾等所为。”
陈平乃接道:“忠于人主,小德也;效于国家,大义也。以大义而舍小德,宜矣!不惟将军,英布今日已战于代郡矣。”
闻得其言,龙且钟离眜有所思,互视颔首,复言于陈平:“吾等若降,非为秦皇也,止与中原耳。”
陈平回:“是极,平代中原黎庶而谢将军大义。”
事定,龙且钟离眜遂降,及待李信赶至,淮水北岸,十数人降,陈平居前,衣袂飘飘,好不潇洒,惟项王伏地,乌骓呜咽,淮水低鸣,宛若挽歌。
待见陈平,李信复惊,栾布曾有前言,陈平居镇彭城,以为接应,何以速至此地?
见其有异,陈平近前,行礼而拜:“彭城守卫,非某所长,乃授以校尉,托以专人。彭城城破之日,韩信及李将军前行,某亦起身,顺水而下,先至其地,静待项王,以为万一。”
听闻其言,见其神机,复思其荐韩信,及李左车平素赞赏,李信之于陈平,有以异样。然事即当前,遂赞曰:“项籍至此,尔功至高,某当奏明陛下,以为嘉奖。至于剩余诸将,一并带回,待以有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请大家收藏:(m.20xs.org)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