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云层,洒在覆着薄霜的天阙古原上,泛起一片清冷的金辉。念瑶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碧瑶,沿着昨日发现的那条蜿蜒土路,向着远处几缕若有若无的炊烟方向走去。
脚下的冻土不再像北冥那般坚不可摧,偶尔能踩到枯黄的草梗,发出细微的断裂声。路旁偶尔能看到几株顽强存活的低矮灌木,枝头挂着冰凌,在阳光下闪烁。空气里弥漫着泥土解冻的潮湿气息,夹杂着牲畜粪便和柴火燃烧的味道——这是人间最寻常,却也最真实的气息。
碧瑶走得很慢,每一步都需借力于女儿。她依旧虚弱,新生的肉身对这浑浊而充满“杂气”的天地灵气感到些许不适,经脉隐隐传来排斥的刺痛感。但更让她心神不宁的,是这种无处不在的“生”的气息。它如此鲜活,如此喧嚣,与北冥那极致的、死寂的纯净截然不同。凡,你守护的,就是这样喧闹而脆弱的人间吗? 她望着远处低矮的土坯房轮廓,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疏离,有感慨,也有一丝深埋的、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眷恋。
念瑶则显得既紧张又好奇。她紧紧挨着母亲,灵识如同受惊的小兽,谨慎地探查着四周。她看到路旁被啃食过的草根,看到冻土上杂乱的蹄印,听到远处隐约传来的犬吠鸡鸣。这一切对她而言,既陌生又熟悉,仿佛在印证父母口中那些遥远的故事。她下意识地模仿着记忆里爹爹描述过的、普通村姑的样子,微微低着头,脚步放轻,试图掩盖身上那与寻常农家女截然不同的气质。
不能给娘亲惹麻烦。 这个念头支撑着她,让她努力融入这片陌生的土地。
村口歪斜的木牌上,模糊刻着“石岭村”三个字。村子很小,几十户土坯房散落在背风的山坳里,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烟囱里冒着淡淡的青烟。几个穿着臃肿、面色黝黑的村民正围在村口的水井边,看到两个陌生面孔——尤其是碧瑶那即便憔悴也难掩绝色的容颜和念瑶清灵的气质——都停下了动作,投来警惕而好奇的目光。
一位头发花白、脸上沟壑纵横的老者,拄着粗糙的木杖走上前,上下打量着她们,声音沙哑:“你们是……?”
碧瑶微微喘息着,靠在念瑶身上,努力挤出一个温和而疲惫的笑容,声音轻柔得如同叹息:“老丈安好。我们母女……是北边来的,遇上了大雪和狼群,逃难至此,与家人失散了……只想讨碗热水,歇歇脚。”她的话语半真半假,将北冥的险恶说成寻常雪灾,语气中的虚弱和劫后余生的惊惶却无比真实。
念瑶适时地低下头,露出怯生生的模样,小手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袖。
老者浑浊的眼睛在她们身上停留片刻,尤其是在碧瑶那明显不似寻常农妇的纤细手指和苍白肤色上扫过,又看了看她们单薄的、虽沾满尘土却质地特殊的衣物(北冥雪兽皮简单鞣制),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或许是碧瑶眉宇间那抹化不开的哀愁触动了他,或许是念瑶那双清澈眼中流露出的无助让人心软,他最终叹了口气,挥了挥手:“这兵荒马乱的年头……都不容易。村东头有个废弃的柴房,你们先去那里避避风吧。柱子家的,给她们送碗热汤去。”
“谢谢老丈!谢谢!”念瑶连忙道谢,声音带着真挚的感激。
所谓的柴房,不过是间低矮破败的土屋,四处漏风,但总算有个遮顶的地方。一位面色蜡黄、裹着厚厚头巾的妇人端来两碗飘着几点油星的野菜汤和两个粗糙的窝头,放下东西,好奇地看了她们几眼,没多问什么便匆匆离开了。
坐在冰冷的土炕上,捧着温热的陶碗,碧瑶和念瑶都沉默了片刻。这简陋至极的食物和居所,与北冥的冰宫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却让她们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属于人间的温度。
活着……就是这样吗? 碧瑶小口喝着寡淡的菜汤,味同嚼蜡,心中却波澜起伏。她曾是鬼王宗千金,锦衣玉食,何曾想过会沦落至此?可看着身边小口啃着窝头、却一脸满足的女儿,她又觉得,这一切似乎……也没那么难以忍受。只要瑶儿平安。
接下来的几天,母女二人小心翼翼地融入了石岭村的生活。碧瑶谎称自己略通医理,帮着村里几个受风寒的老人看了看病,用了些北冥带来的、药性温和的冰属性草药,竟真有些效果。念瑶则帮着村里的妇人拾柴、挑水,她力气远比看上去大,动作麻利,很快赢得了些许好感。
她们从村民零散的闲聊中,像拼图一样收集着外界的信息。
“……听说南边又打起来了,那些会飞的仙人打得天都红了……”
“可不是,税吏前天又来催粮,说是要支援前线,打什么魔教妖人……”
“魔教?唉,听说领头的是个叫鬼厉的,杀人不眨眼,青云门的仙长们都奈何不了他……”
“鬼厉”二字如同冰锥,瞬间刺穿了碧瑶和念瑶的心脏!念瑶正在帮忙搬柴的手猛地一抖,木柴散落一地。碧瑶脸色煞白,强忍着眩晕,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诛仙:碧瑶未烬请大家收藏:(m.20xs.org)诛仙:碧瑶未烬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