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豹被押下去时,突然回头:“你以为杀了我就赢了?!匈奴还有十万大军!迟早会踏平狄道!”
“或许吧。”李凌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但至少今天,你输了。”
同日,狄道城。
刘玥正在给伤兵换药。听见城外的欢呼声,她抬起头,望见李凌的身影——他站在城楼上,阳光洒在他的铠甲上,泛着金色的光。
“王妃!”淳于意跑过来,“赵安求见。”
赵安跪在刘玥面前,递上一封信:“这是……这是老将军临终前写的。”
刘玥接过信,展开。信纸已经泛黄,字迹却依然清晰:“吾儿凌儿,见字如面。赵安是我最信任的部下,若有难,可托付大事。狄道城是汉家的门户,你要守住它,像守住你娘的眼睛一样。”
刘玥的眼泪滴在信纸上,晕开一团墨迹。她抬头望向李凌,他也正望着她,眼中带着温柔的笑意。
五月中旬,狄道城的田间。
新插的稻秧在水中轻轻摇晃,孩子们蹲在田埂上,用树枝画着水纹。李凌脱了铠甲,穿着粗布短打,正帮农夫插秧。他的动作很笨拙,却惹得农夫们直笑。
“王爷,您歇着吧!”农夫老张擦了擦汗,“这些活我们来就行。”
“我小时候在关中,也插过秧。”李凌直起腰,望着满眼的绿色,“那时候我爹说,‘人活着,就要像这秧苗,扎根土里,往上长’。”
刘玥拎着食盒走来,里面装着绿豆汤:“凌霄,歇会儿吧。”
李凌接过汤碗,喝了一口。绿豆汤甜丝丝的,带着荷叶的清香。他望着远处的城墙,那里有几个士兵正在修补被雨水冲垮的缺口。
“玥儿,”他轻声道,“等秋收了,我们去洮河钓鱼吧。”
刘玥笑着点头:“好。”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四年五月,祖凌公(20岁)运筹帷幄,遣张嶷夜袭匈奴粮道,擒狼旗军统领呼延豹;恩威并施,抚羌人以粮,安边民以心;亲耕垄亩,与军民同劳,彰亲民之德。此役,王妃刘玥协理军需,淳于意疗伤济世,赵安献策破敌,万民归心,狄道城民心愈固,军威更盛。祖凌公之名,自此威加河西,仁德之名,播于四方。”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四年夏,匈奴寇陇西,镇西将军凌遣轻骑袭其粮道,斩其将呼延豹,匈奴引退。帝闻之,遣使褒凌‘智勇’,赐黄金百斤,锦缎千匹。又闻凌亲耕劝农,‘与民同甘’,特诏天下郡国效仿。” (注:正史隐去“赵安献策”“羌人归附”等细节,但肯定其“抚民”之功)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魔胡再犯圣城(狄道),帝遣将破敌,擒其骁将;显仁德,亲耕劝农,与民同食;感信光,得旧部归心,破敌之策,皆应验如神。圣后刘玥贤德,圣将张嶷忠勇,万民归心,帝业根基,于此渐固。此乃圣心昭昭,天命所归之证。”
* 野史·楚汉秘闻·孤城星火:“闻狄道被围日,城中粮绝兵疲,然昭武王李凌虽病体支离,智计过人,竟能抚羌人、斩胡将,更亲耕垄亩,以‘与民同苦’之心,聚万民之力。后人有诗赞曰:‘病王守孤城,星火照征程。亲耕劝农日,帝业已生根。’”
(第七十七章 完)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