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军一型”燧发枪与“龙牙”刺刀的列装,如同为黑水军插上了一对锋利的翅膀,其展现出的战术潜力让所有将领为之振奋。然而,一个更为细微、却直接制约着这对翅膀能飞多高的瓶颈,日益凸显出来——装填速度。
即使是最熟练的老兵,使用传统的松散火药壶、铅弹袋和引火药瓶,完成一次标准的装填流程:倒火药、压实、装弹丸、再压实、向药池倒入引火药、关闭药池盖…这一系列动作下来,即使在最理想的状态下,也需要近二十秒。在分秒必争、生死一瞬的战场上,这实在是太慢了。敌人的骑兵完全可以利用这个间隔发起致命冲锋。
江辰深知,燧发枪带来的可靠性提升,若不能转化为射速的优势,其价值将大打折扣。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看似不起眼的装填步骤。来自未来的知识告诉他,答案在于“定装弹药”。
“我们要把每一次射击所需的发射药和弹丸,提前包在一起。”江辰在军工会议上,提出了又一个石破天惊的想法,“就像包饺子一样,用时直接撕开,倒入枪管,省去称量步骤,最大限度简化流程!”
与会工匠们面面相觑。把火药和弹包在一起?这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关重重。用什么包?如何保证密封防潮?如何确保火药量精确?如何能快速撕开?
“用纸。”江辰肯定地说,“选择韧性好、厚度适中的油纸。内部预先装好定量颗粒火药和一颗标准重量的铅弹。尾部可以用蜡封或某种粘合剂密封。使用时,士兵用牙咬开纸包尾部,将火药倒入枪管,然后将纸包连同弹丸一并塞入,用通条压实即可。纸包本身,就是最好的填塞物!”
思路一经点明,工匠们立刻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效率提升!这不仅能省去倒火药、掏弹丸的时间,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战场上因紧张而导致的火药倒多倒少、甚至忘记装弹的致命错误!
“丙字研发组”再次临危受命,项目代号“惊蛰”,寓意着希望这小小的纸包,能像惊蛰春雷一样,带来战场火力密度的革命性变化。
攻关的重点迅速明确:纸张处理、定量装填、密封技术。
纸张需要浸渍某种防潮物质,但又不能影响其燃烧性。工匠们试验了桐油、蜂蜡、甚至鱼胶等多种材料,测试其防潮效果和燃烧残留。最终发现,将纸张在稀释的硝石溶液中浸泡后晾干,再薄薄涂上一层特制的松香蜡,能在防潮、韧性和易燃性之间取得最佳平衡。
定量装填是精度和效率的关键。不可能让士兵一个个手工包。工匠们设计了一种小巧的木质模具,上有数十个漏斗形的孔洞,下方连接着可以调节容量的定量勺。将裁剪好的油纸片放入模具孔洞,倒入火药,震动模具使每个孔洞的火药量一致,刮平,再放入铅弹,最后进行折叠和密封。熟练的女工操作起来,速度快得惊人。
密封技术最初采用手工蜡封,但效率低下且不易撕开。一位曾做过鞭炮的工匠灵机一动,提议借鉴鞭炮捻子的技术,使用一种快速粘合又易撕的米浆糊,点在折叠处,效果出奇的好。
经过无数次试验和改进,第一代纸壳定装弹药终于诞生了。它长约两寸,比手指略粗,一头是密封的球形铅弹,另一头是折叠并用米浆封口的火药部,纸壳外表呈现出一种淡淡的黄褐色。
测试场上,换装了新弹药的亲卫营士兵们进行了对比演练。
使用传统方式装填的老兵,最快也需要十五六秒完成一次射击。 而使用纸壳弹药的士兵,动作变得极其流畅:咬开(撕开)纸壳尾部——将火药倒入枪管——将纸壳(连同弹丸)塞入——用通条一次压实——举枪射击。 整个过程被压缩到了惊人的七八秒!射速几乎翻倍!
而且,由于火药量固定,射击的一致性大大提高,齐射的弹幕更加密集。士兵们无需再分心去估计火药量,全部注意力都可以集中在命令、瞄准和队列上。那种流畅感、那种节奏感,让所有参与测试的士兵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酣畅淋漓!
“好!太好了!”江辰目睹测试结果,忍不住击节叫好,“立刻扩大生产线!优先保障亲卫营和第一批换装燧发枪的部队!我们要让敌人尝尝,什么叫做真正的弹如雨下!”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line for paper cartridges was quickly set up, mostly staffed by women with deft hands, being another important part of Blackwater County's military industry.
然而,就在“惊蛰”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一批量产纸壳弹药开始下发部队的同时,那个阴魂不散的影子,再次悄然活动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盖世悍卒请大家收藏:(m.20xs.org)盖世悍卒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