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是孩童间的嬉戏,无人当真。然而,这一幕恰巧被路过的史官记录下来,并郑重其事地要求成王履行诺言,择日正式分封叔虞。
成王愣住了,辩解道:“我那是和他开玩笑呢!”
史官却严肃地回答:“天子无戏言。言出史载,礼成于行,不可儿戏!”
正当成王为难之际,周公旦闻讯赶来。他了解了事情经过,沉思片刻,对成王说:“天子之言,重于九鼎。君无戏言,史官所记,即为法度。既然王已以桐叶封弟,便当践行。”
于是,成王真的将唐地(今山西翼城一带)封给了叔虞,是为唐叔虞,即后来晋国的始祖。
这个故事,表面看似乎有些迂腐,实则深刻体现了周公旦对“礼”与“信”的极致尊崇。他认为,天子的言行是天下法则的源头,必须严谨庄重,不可轻忽。即使是孩童戏言,一旦被史官记录,便具有了象征意义,必须认真对待,以维护王权的神圣性和礼法的严肃性。同时,这也是一次绝佳的教育机会,让年幼的成王深刻理解“君无戏言”的分量。而将唐地分封,也体现了周公旦平衡宗室力量、巩固屏藩的深谋远虑。
元圣的背影——
周公旦最终病逝于丰京。临终前,他留下遗言:“必葬我成周(洛邑),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史记·鲁周公世家》)——他要求将自己葬在成周洛邑,表明自己即使死后,也不敢远离成王,仍要守护这位年轻的君主和周王朝的基业。这与他毕生践行的忠诚与责任,一脉相承。
他的一生,没有兄长姬发那般惊天动地的战场咆哮和戏剧性的“精分”治国,却如同大地般深沉厚重,如同春雨般润物无声。他是在姬发那雷霆万钧的破坏力之后,进行伟大创造的建筑师;是在血与火的废墟上,建立起文明秩序的设计师;是在权力巅峰,能清醒放下、甘居臣节的圣贤。
他制礼作乐,奠定了华夏文明数千年的伦理基础和政治框架;
他平定叛乱,稳固了新生王朝的根基;
他归政成王,树立了权力交接的典范;
他教导君主,留下了治国安邦的宝贵箴言。
他被后世尊为“元圣”(首圣),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源头,是孔子一生追慕的偶像。他的身影,或许被兄长姬发的战神光辉所部分遮蔽,但他所建立的文明基石,却比任何武力征服都更为持久和深远。他证明了,在历史的舞台上,除了冲锋陷阵的猛士,更需要那些在幕后默默耕耘、以智慧和德行塑造文明灵魂的圣哲。周公旦,正是这样一位在雷霆与柔光之间,铸就了永恒伟业的“幕后之王”。
喜欢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