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们要看《资治通鉴》,百姓们看这画,不冲突。” 林风指着画里的火锅图案,“您看,小李子还加了个火锅,这是咱们平叛庆功、办学堂的象征,百姓们一看就懂,知道现在的好日子,是先帝打下的基础,也是咱们一起守来的 —— 这样的历史教育,比让他们背‘先帝元年,天下大定’管用得多。”
旁边的学生突然小声说:“先生,俺觉得这画挺好的…… 上次俺给村里的弟弟讲先帝的事,他听不懂,要是有这画,他肯定能记住。”
另一个学生也跟着点头:“是啊先生,之前教百姓认假币,用的也是漫画,他们学得可快了,历史用漫画教,肯定也管用。”
李老儒看着两个学生,又看了看林风手里的画,再想想之前百姓围着表情包看的模样,终于松了口气,叹了口气说:“罢了罢了…… 陛下说得对,历史是给百姓看的,百姓能记住、能懂,才是最重要的。只是…… 这画里的先帝,能不能把胡子画得庄重些?别太像小孩子的涂鸦。”
小李子立刻抢着说:“能!俺把先帝的胡子画长点,盔甲上的火锅图案画小些,保证庄重又好看!”
众人忍不住笑起来,李老儒也跟着笑了,之前的严肃荡然无存 —— 他突然觉得,这样的历史课,或许真的能让百姓记住先帝的功劳,记住大炎的根基。
课程设计定下来后,众人立刻忙起来:张掌柜编数学口诀,把 “加减乘除” 编成 “一个馒头加两文,三个馒头三文钱”;李大爷准备物理课的工具,找了些长短不一的木棍、大小不同的木桶,还特意做了个小杆秤,让孩子们能动手试;春桃和小李子一起画教材插图,小李子画卡通人物,春桃补细节,把 “先帝送粮”“杠杆撬石头”“算账买布” 的场景画得生动有趣。
可忙到傍晚,问题来了 —— 教材要刻版,工匠们却从没刻过这么多图画,尤其是小李子画的卡通人物,线条弯弯曲曲,比刻字难多了。“陛下,这画太细了,木版上刻不出来,就算刻出来,印的时候也容易花。” 刻版工匠拿着画,愁得直挠头,“您看,先帝的胡子这么弯,刻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断了,印出来就成了‘没胡子的先帝’,多不好。”
林风接过画一看,确实如此 —— 小李子画的线条太细,木版刻制难度大,而且批量印刷容易模糊。春桃也皱起眉:“那咋办?总不能让孩子们看只有字的教材吧?他们肯定不爱看。”
小李子也急了,抓着头发说:“俺可以把线条画粗点!把先帝的胡子画成直线,盔甲上的图案也画简单点,保证工匠能刻出来!”
林风点头:“好!就按你说的,线条画粗,图案简化,重点是让孩子们能看清、能记住,不用太精细。”
正商量着,之前在竹林里的边境密探又悄悄出现了 —— 这次他没躲,而是主动走到林风面前,拱手道:“陛下,俺是边境密探,奉将军之命来汇报:边境的百姓听说京城办了新式学堂,教算账、教‘巧劲’,还能用画学历史,都想让咱们也在边境办一所,帮他们认假币、算粮价,免得再被外族商人骗。”
林风眼睛一亮 —— 边境百姓的需求,正好是新式学堂推广的好机会!他对密探说:“你回去告诉将军,京城的试点学堂办好后,就派张掌柜、李大爷去边境指导,帮他们办学堂,教材也会多印些送过去,让边境的百姓也能学知识、过好日子。”
密探应下离去,李老儒看着林风,心里满是敬佩:“陛下,您不仅要让京城的百姓学好,还要让边境的百姓学好,这才是‘教化兴邦’啊!之前臣还担心学堂办不好,现在看来,臣是多虑了。”
夜幕降临时,庙内的烛火还亮着 —— 小李子正在修改漫画,把先帝的胡子画成了粗线条,盔甲上的火锅图案也简化成了小圆圈;刻版工匠拿着修改后的画,试着在木版上刻了几笔,果然顺畅多了;张掌柜和李大爷则在旁边商量,怎么把课程教得更实用,比如数学教完算账,就带孩子们去粮站实习,物理教完杠杆,就带他们去撬石头、修水井。
林风站在烛火旁,看着忙碌的众人,心里满是踏实 —— 课程设计虽然遇到了刻版的小难题,但方向是对的,而且边境百姓的需求更坚定了他推广新式学堂的决心。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难题,比如百姓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先生的培养,但只要坚持 “实用、百姓爱看” 的原则,总能一一解决。
而庙外的夜色中,密探正快马加鞭赶往边境,手里拿着小李子画的简化版漫画教材草图 —— 他要把这 “能让百姓学好的学堂” 消息,尽快带给边境的百姓,让他们也期待着能像京城百姓一样,学知识、过好日子。
一场围绕 “新式课程” 的设计,在解决刻版难题和响应边境需求中推进着。而这简化的漫画、实用的数学和物理,不仅是学堂的课程,更是大炎 “教化兴邦” 的起点 —— 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桎梏,让知识真正走进百姓的生活,让好日子的根基,扎得更稳、更深。
喜欢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朕,现代社畜穿成昏君后躺赢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