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旧信玄机
妇人消失后,那只描金漆盒里多了叠泛黄的信纸。是陈家小姐写给那位苏家绣娘的信,字里行间却藏着惊人的秘密:原来当年陈家少爷并未战死,而是被国民党军统招募,改头换面去了重庆。他临走前托妹妹来退婚,却不知妹妹早已对苏家绣娘心生爱慕,竟将退婚书换成了绝情书,还在绣娘的茶里下了慢性毒药。难怪绣娘的骸骨上有齿痕。青禾捧着信纸的手微微颤抖,她不是被烧死的,是毒发时痛苦不堪,自己咬碎了舌头......苏晚将信纸烧在老槐树下,灰烬被风吹散时,坟头的绣线菊突然开出了白色的小花。她想起三个月前挖出的那箱银元,箱底刻着个模糊的字——或许那根本不是聘礼,而是陈家少爷留给绣娘的救命钱,却被他妹妹截胡藏了起来。
第十章 绣楼新生
立冬那日,苏晚摘下了绣楼门口挂了百年的苏氏绣坊牌匾,换上块新木匾,上面是青禾用金粉写的忘忧绣庄。她们将《绣林异志》里记载的禁绣针法全部烧毁,只留下那些描绘山川花鸟的绣样。以后只绣活物。青禾将最后一缕金线穿进针眼,绣绷上的凤凰正展开尾羽,每片羽毛都闪着不同的光泽。窗外的老槐树上落了只灰喜鹊,歪着头看她们刺绣,尾巴扫落的积雪掉进窗棂,融成了春天的形状。偶尔有路过的老人说,深夜路过绣庄时,会看见两个穿民国学生装的姑娘在灯下刺绣,一个穿青衫,一个着红衣,银线在她们指间翻飞,绣出的花朵会在月光下散发出香气。但苏晚和青禾从不解释——有些故事,本就该留在风里,像那些消散的怨气,终会化作人间的烟火气。这年冬天,绣庄接了笔特殊的订单:给新落成的抗战纪念馆绣一幅巨型屏风,上面是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苏晚在最角落绣了株小小的迷迭香,用的是暖金色的丝线,针脚细密而温柔,再没有倒刺和死结。青禾说,这是送给所有没能回家的人的礼物。
喜欢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请大家收藏:(m.20xs.org)槐香巷里的孝子贤孙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