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老的器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它们,现代人可以与古人对话,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与温度。
就在她沉浸于思考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林薇发来的消息:“念念,小叔让我转告你,博物馆实地教学改到这周五了,记得提前准备哦!”
苏念的心跳突然加快。周五?那不就是后天?她赶紧回复:“怎么突然提前了?”
林薇很快回复:“听说博物馆那边有个临时展览,小叔觉得机会难得,就调整了时间。他还特意让我提醒你,可以重点预习一下商周青铜器部分哦!”
苏念看着手机屏幕,心里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陆时砚特意让林薇提醒她预习,这是否意味着他对她有所期待?还是纯粹出于老师的责任?
无论如何,这个消息让她既紧张又兴奋。她合上书本站起身,决定去借阅几本关于商周青铜器的专着。既然陆时砚特意提醒,这个部分一定很重要。
就在她走向专业书区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陆时砚正站在书架前,手指轻轻划过书脊,专注地寻找着什么。台灯的光线照在他侧脸上,勾勒出清晰的轮廓,金丝边眼镜后的眼睛透着专注的光芒。
苏念下意识地停下脚步,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她该上前打招呼吗?还是悄悄离开?
就在她犹豫不决时,陆时砚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转过头来。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苏念感到自己的脸颊瞬间烧了起来。
“陆、陆教授……”她结结巴巴地开口,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
陆时砚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她手中的书上:“来预习青铜器部分?”
苏念点点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听说周五要去博物馆实地教学……”
“很好。”陆时砚的唇角似乎弯了一下,“商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巅峰之作,尤其是纹饰部分,相信会给你很多启发。”
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厚厚的图录,递给苏念:“这本《商周青铜器纹饰研究》很不错,你可以参考一下。”
苏念接过书,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他的手指,一阵微妙的电流仿佛从接触点蔓延开来。她急忙低下头,轻声道谢。
“不客气。”陆时砚的语气依然平静,但目光中似乎多了一丝温度,“期待周五听到你的见解。”
说完,他微微颔首,转身离开。苏念站在原地,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心里涌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她低头看向手中的图录,封面上精美的青铜器纹饰在灯光下泛着古老的光泽。轻轻翻开书页,一行苍劲有力的题字映入眼帘:“鉴古知今,彰往察来。”
这字迹……似乎是陆时砚的亲笔题写。
苏念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这本书,难道是他特意放在这里等她来发现的?
她摇摇头,甩开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怎么可能呢?他可是陆时砚,着名的历史学教授,怎么可能为她这样一个普通的学生费这些心思?
但心底某个角落,又忍不住存着一丝期待的窃喜。
那天晚上,苏念熬夜读完了那本图录。书中不仅详细记录了商周青铜器的纹饰特征,还深入解读了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最让她惊讶的是,书页间偶尔会出现一些铅笔写下的批注,字迹苍劲有力,显然是陆时砚的亲笔。
这些批注往往一针见血,要么指出某个观点的不足之处,要么补充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读着这些文字,苏念仿佛能看到陆时砚伏案研究的身影,能感受到他对学术的认真与热情。
当她读到关于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部分时,一段批注特别吸引了她的注意:“工艺之精,不在技而在心。古人制器,往往倾注毕生心血,故能传世。”
这句话让她沉思良久。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还有多少人能够像古人那样,为了一件事物倾注毕生心血?还有多少人能够像陆时砚那样,为了学术研究甘愿付出所有?
她想起人民日报曾经说过:“匠心需要坚守,需要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或许,这就是陆时砚想要通过这门课传达给学生的——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更是对匠心精神的传承。
第二天上课时,苏念特意提前来到教室。让她惊讶的是,陆时砚已经站在讲台前,正在调试多媒体设备。
“陆教授早。”她轻声打招呼,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陆时砚抬起头,金丝边眼镜后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早。那本书看得怎么样?”
苏念没想到他会主动问起,愣了一下才回答:“很有收获,特别是关于纹饰象征意义的部分……”
她的话还没说完,陆时砚就接过了话头:“纹饰是青铜器的语言,通过它们,我们可以读懂古人的思想和信仰。”
他转向黑板,写下“纹以载道”四个大字:“今天我们就重点讲讲这个话题。”
这节课,陆时砚讲得格外深入生动。他从青铜器的制作工艺讲到纹饰的演变历程,从祭祀功能讲到文化内涵,让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那个辉煌的时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岁时予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岁时予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