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数语,如同几把精妙绝伦的钥匙,瞬间打开了苏念脑中那个纠缠不清、如同乱麻般的逻辑断层的锁扣!她方才纠结的、感觉缺失的环节——民间力量的崛起如何影响官方决策,经济基础的变化如何为上层改革提供土壤——被这几行切中肯綮的批注完美地填补、串联了起来!一种巨大的惊喜和豁然开朗的顿悟感,如同泉水般涌上心头,让她几乎要脱口而出那声饱含感激的“太感谢了!”。
然而,就在她激动地抬起头,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准备由衷地表达谢意并抓住机会请教更多细节时,一个更让她惊异万分的发现,如同电流般瞬间击中了她的神经!
这本《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史》,她记得清清楚楚!就在今天早上,她兴冲冲地第一个跑到图书馆,在入口处那台反应迟钝的老旧电子借阅查询系统上,满怀期待地输入陆时砚推荐的书目时,屏幕清晰地显示这本极为重要的参考书状态为“已借出”,借阅者编号正是陆时砚的教师工号,借出日期赫然标注在上周!她当时还对着那个刺眼的“已借出”字样,懊恼地、长长地叹了口气,肩膀都垮了下来,遗憾自己晚了一步,与这本关键资料失之交臂。而此刻,陆时砚带来的几本书中,除了他正在翻阅的线装古籍和那两本论文集,根本没有这本书的影子!这本《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史》是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孤本,整个馆内只有这一册!
所以……他今天根本不是“恰好”把这本重要的书带在身边!他是知道她在找这本书,知道她迫切需要它,甚至可能预判到她会在阅读相关文献时卡在这个关键点上,所以……特意为她找出来带过来的?甚至,他选择在这个靠窗的位置看书,也并非偶然,而是为了在她可能需要的时候,“恰好”能够提供帮助?这个念头如同投入平静心湖的巨大石子,激荡起滔天的涟漪,瞬间淹没了苏念所有的思绪。她怔怔地望着那本书扉页上盖着的图书馆深蓝色馆藏印章,又抬眼看向已经直起身、端着空水杯准备走向饮水机的陆时砚的背影。心中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有被看透需求的惊讶,有雪中送炭的深深感激,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被如此细致关注到的、带着微甜暖意的悸动。
“谢谢您,陆教授!这本书……”她的话带着明显的惊讶和感激,还没能完整地说出来。
“不客气。”陆时砚已经迈开了步子,背影挺拔如松,步履沉稳,只留下一句平淡温和的话语,如同投入湖面的小石子,留下轻微的涟漪便迅速远去,“思路理顺了就好。内容还很多,慢慢看,时间还早。”他没有回头,径直走向饮水机接水。
苏念低下头,目光重新落在那本摊开的《中国古代海洋文明史》上,指尖带着微微的颤抖,轻轻拂过那几行清隽有力的铅笔批注,感受着笔锋在纸面上留下的微微凹陷。随后,她的指尖又无意识地摩挲了一下带着图书馆特有陈旧气息的纸张边缘。一种温暖而踏实的力量感,如同冬日里的暖阳,伴随着方才那点被看透心思的羞赧,慢慢地从心底升腾起来,逐渐蔓延至全身。她深深地、缓缓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份沉静和清晰都吸入肺腑。重新拿起笔,这一次,思路前所未有地清晰流畅,如同堵塞的河道被彻底疏通,笔尖在纸页上飞快地游走,记录下灵感迸发时迸溅出的火花。她开始尝试将陆教授点明的核心思路——民间商贸活力对传统体系的冲击及其为后世变革提供的潜在土壤——与自己公司那个关于“古今贸易精神传承”的文创策划案紧密结合起来。
报告中关于“商船路线”的历史叙事部分,完全可以借鉴隆庆开关后那些敢于冒险、开拓新航线的私人海商故事,将其作为背景元素和情感线索,赋予冰冷的航线以血肉和勇气。而整个项目最核心想要表达的“古今贸易精神的传承与碰撞”主题,正好可以以隆庆开关作为传统商道复苏、民间活力觉醒的象征,对比洋务运动开启的官办近代化工业贸易之路,形成一条脉络清晰、更具历史纵深感和思辨色彩的叙事线索。她甚至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了几个非常具体的文创场景设计点子——比如用光影装置表现“月港启航”的民间商队与“江南制造局”的机器轰鸣在时空中的对话;或者用交互式地图,让参与者选择不同时期的贸易节点,体验历史选择的困境……兴奋驱使下,她顾不上字迹是否工整,在笔记本的空白处飞快地画起了潦草的构思草图。
窗外的日影,从明亮耀眼的金黄,渐渐拉长、沉淀为温暖醇厚的橘红,如同打翻的调色盘,将图书馆的窗框染上瑰丽的色彩。图书馆里的人来了又走,脚步声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窗边的这片角落却仿佛被时光遗忘,始终保持着一种奇特的安静,只有书页翻动和笔尖摩擦的沙沙声。苏念完全沉浸在了梳理报告框架和构思策划案细节的思绪海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直到桌面上那方金色的光斑渐渐褪去炽热,变得柔和而昏暗,她才惊觉一个下午的光阴竟已悄然溜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岁时予你请大家收藏:(m.20xs.org)岁时予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