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论功行赏
奉天殿,案上摆着三样特殊的 “功绩信物”—— 萨琳娜带回的倭寇船帆残片(染着宁波海战的硝烟)、郑阿福手绘的平户港航道图(标满渔民私藏的暗礁记号)、李木匠打的迷你战船模型(船舷还沾着东海的海盐)。赵正身着常服坐于御座,目光扫过阶下的文武百官与百姓代表,开口便打破旧例:“今日论功,不分官民,只看谁为民生办了实事。”
萨琳娜率先出列,双手捧上战船模型:“陛下,此役能胜,全靠渔民向导、工匠造舰、百姓筹粮。臣不敢独领功劳,只求陛下允臣继续督建沿海五水寨,让水师能长久护着百姓出海。”
赵正接过模型,指尖抚过船底的尖形设计:“你护海疆安民生,功不可没。朕封你为‘海事总领’,统管沿海卫所与造船厂,赐西域精铁百吨,供你打造更坚固的战船 —— 但记住,战船是为护百姓,不是为耀武扬威。”
接着是郑阿福,他捧着航道图,手还在微微发颤:“老臣就是个渔民,不懂官话,只知道跟着陛下的兵,把倭寇赶跑,让乡亲们能安稳捕鱼。”
“你懂的是百姓最需要的‘活路’。” 赵正笑着起身,亲手将一枚铜制 “水师向导印” 递给他,“朕封你为宁波水师向导官,带渔民子弟学辨洋流、识暗礁,往后沿海的向导队,都归你管 —— 让渔民也能护自己的海。”
李木匠扛着新打的修漏锤上前,锤柄刻着 “保船安” 三字:“陛下,俺们工匠没别的本事,就会打些实用的家伙。要是朝廷还造战船,俺们江南工匠随叫随到!”
赵正接过修漏锤,掂量着分量:“朕在宁波设‘大明船匠坊’,封你为总工匠,赐你匠坊令牌,往后造战船、修渔船,都由你统筹。凡跟着你干活的工匠,工钱加两成,家眷还能优先入惠民医馆 —— 大明的工匠,该有体面日子。”
轮到张阿婆时,她捧着粥铺账本,声音虽轻却坚定:“老身的功绩,都在这账本里 —— 去年熬了两万碗粥,今年东征又送了五千张饼,都是百姓的心意。俺不求官,只求陛下让民生坊能开遍大明,让流民都有饭吃、有活干。”
赵正接过账本,见每一页都记着 “某日某户领粥”,眼眶微热:“朕封你为‘民生顾问’,赏你粥铺牌匾,写‘大明第一粥’,往后民生坊的规划,都要听你的意见。你的粥铺,朝廷免十年税,让你能一直给百姓熬热粥。”
封赏完毕,前户部尚书李谦忽然出列,躬身道:“陛下今日论功,以民生为尺,臣心服口服。往后户部筹粮、调款,必以百姓生计为先,绝不再提‘旧例’二字。”
赵正看着阶下的百官与百姓,忽然指着案上的信物:“大伙看,这些不是寻常的赏物,是大明的‘民生根基’—— 船模护海,航图标路,修漏锤保船,粥账本记民。往后大明论功,就看谁能让百姓多喝一碗热粥、多捕一船鱼、多收一斗粮。”
散朝后,张阿婆的粥铺前挂起了 “大明第一粥” 的新牌匾,李木匠带着工匠们去宁波筹建船匠坊,郑阿福则领着渔民子弟在海边辨认洋流 —— 奉天殿的封赏,没变成虚浮的官爵,都落在了实实在在的民生实务里。
(第三百二十二章 完)
喜欢雪月大明请大家收藏:(m.20xs.org)雪月大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