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主,”查理的语气不再傲慢,“总督大人说,可以考虑你们的部分条件。比如,允许华夏城自治,但需要向帝国缴纳象征性的贡赋,比如每年一百担棉花。”
天宇笑了笑:“象征性的贡赋?查理先生,你觉得,尊严是可以用棉花衡量的吗?”他指着窗外正在劳作的百姓,“他们种棉花,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不是为了给殖民者当贡品。”
王贵补充道:“还有驻军的问题,绝不可能。华夏城的防务,只能由我们自己负责。”
查理叹了口气:“那……释放华人劳工的事,可以答应。殖民当局愿意赔偿他们的损失,每人十英镑。”
“二十英镑,”天宇寸步不让,“而且,必须公开道歉。那些劳工被你们强征,受尽折磨,一句道歉都不该少。”
双方你来我往,从清晨谈到日暮,却始终在关键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殖民当局坚持要华夏城承认“帝国的宗主权”,天宇则坚决要求“完全平等的自治”;殖民当局想保留贸易监管权,华夏城则要求“自由通商,互不干涉”。
“看来,今天还是谈不拢。”查理收起文件,脸上露出疲惫,“我会把你们的条件带回悉尼,但我不敢保证总督大人会同意。”
天宇送他到城门口,突然开口:“查理先生,你觉得,悉尼的殖民统治能维持多久?”
查理愣住了。
“你们来澳洲,是为了资源,为了利益。”天宇望着远方的海岸线,“但这片土地,终究是我们的。强行压迫,只会激起更多反抗。”他拍了拍查理的肩膀,“回去告诉威廉,各退一步,和平共处,对大家都好。”
查理沉默着上了马,这次,他没有再说狠话。
三、底线的坚守
查理的第三次回报让悉尼殖民当局内部再次分裂。霍金斯等人依旧主张强硬,认为“退让只会让土着得寸进尺”;亚当斯和查理则主张妥协,觉得“与其两败俱伤,不如接受部分条件,先稳住华夏城”。
威廉爵士在犹豫了三天后,做出了新的让步:同意华夏城完全自治,不驻军,不要求缴纳贡赋,但要求华夏城开放三个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商人自由出入,并且在外交上“承认大英帝国在澳洲的主导地位”。
“这是最后的底线。”威廉对查理说,“如果他们还不同意,就准备开战。”
查理第四次来到华夏城,带来了这份新的条件。议事堂内,气氛比前几次缓和了许多,天宇甚至让人端上了新沏的茶。
“开放通商口岸可以,”天宇听完条件,沉吟道,“但英国商人必须遵守华夏城的法律,不得走私,不得欺压百姓。至于‘外交主导地位’,我们可以承认英国在澳洲的殖民现状,但华夏城是独立的,与你们平等相待。”
“平等相待?”查理皱起眉,“这意味着,你们不承认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
“当然。”天宇点头,“华夏城是华夏人的城池,既不属于任何国家,也不依附于任何人。我们可以和英国通商,可以和平共处,但绝不会成为谁的‘附属’。”
这一次,双方的差距已经很小,只剩下“平等”与“主导”的措辞之争。查理知道,这是天宇的最后底线,再逼下去,谈判必然破裂。
“我会回去劝说总督大人接受‘平等相待’的说法。”查理站起身,“但我需要时间。另外,希望贵城能暂时停止袭扰我们的封锁线,给谈判一点空间。”
“可以。”天宇同意,“只要你们不主动挑衅,华夏城不会先动手。”
查理离开时,华夏城的城门为他敞开着,士兵们的眼神里少了敌意,多了几分平静。他回头望了一眼这座在荒漠中崛起的城池,突然觉得,或许天宇说得对——和平共处,未必不是最好的选择。
四、暗流下的准备
谈判还在继续,华夏城却没有放松戒备。王贵带着士兵在通商口岸附近修建了堡垒,既能保护商人,又能防备可能的偷袭;牛皋的骑兵队依旧在周边巡逻,只是不再主动袭扰,改为监视;工坊里,老王头带领工匠们加班加点制造火器,新铸的火炮被悄悄运到了港口附近的隐蔽炮台。
“谈判归谈判,防备不能少。”天宇在议事会上强调,“红毛鬼子的话不能全信,说不定他们在拖延时间,等着援军到来。”
王贵点头:“我已经派斥候渗透到悉尼附近,监视他们的军队调动。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回报。”
牛皋也说:“商队里混了几个咱们的人,他们会留意英国商人的动静,一旦发现有间谍,立刻拿下。”
悉尼港内,殖民当局确实在暗中准备。霍金斯联系的南非雇佣兵已经抵达,正在港口训练;几艘巡洋舰的火炮被擦拭一新,弹药库里堆满了炮弹;甚至有人提出,趁谈判期间华夏城放松警惕,发动突然袭击。
但亚当斯和查理坚决反对:“现在开战,我们没有胜算。华夏城的防御比以前更强,而且他们的骑兵很厉害,一旦陷入游击战,我们耗不起。”
威廉爵士最终采纳了妥协的建议,同意了天宇的“平等相待”说法,只要求在通商口岸派驻少量领事人员,负责处理商人纠纷。
当查理第五次来到华夏城,带来这个消息时,天宇知道,这场持续了近两个月的谈判,终于有了结果。
“可以。”天宇在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希望我们都能遵守承诺,让这片土地少些战火,多些安宁。”
查理也签下名字,这次,他的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希望如此。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人们会说,是我们的谈判,避免了一场流血冲突。”
使者往来的日子终于结束,但天宇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和平。殖民当局的野心不会消失,华夏城的崛起必然会触动他们的利益。谈判的妥协,不过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让这座年轻的城池,在风雨来临前,长得更加强壮。
议事堂外,阳光正好,照在“华夏”二字的匾额上,金光闪闪。天宇望着远方的旷野,握紧了手中的协议——纸上的和平需要实力守护,而华夏城的实力,正在一天天变强。
喜欢穿越1858年的澳洲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1858年的澳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