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协同作战,默契渐生
傍晚的校场上,夕阳将士兵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王贵和牛皋正组织步骑协同演练——步兵列阵在前,用盾牌抵挡“敌军”的冲锋;骑兵隐藏在两侧,等“敌军”阵型散乱时突然杀出;弓弩手则在后方提供火力支援,形成立体攻防。
“盾牌手稳住!”王贵站在步兵阵前,长剑直指前方,“长矛手准备,等‘敌军’靠近就突刺!”
牛皋则在骑兵阵中大喊:“都看我的旗号!左旗扬,向左冲;右旗扬,向右冲;两旗交叉,回马枪!”
随着令旗挥动,演练正式开始。扮演“敌军”的士兵举着木枪冲锋,步兵阵的盾牌“砰砰”作响,长矛如林般刺出,将“敌军”挡在阵前;就在“敌军”与步兵胶着时,牛皋突然挥下左旗,骑兵如潮水般从左侧杀出,马刀劈砍的声音震耳欲聋,瞬间撕开“敌军”的侧翼。
“弓弩手放箭!”王贵高喊。后方的弓弩手齐射,箭雨落在“敌军”后方,阻断了他们的退路。
前后夹击下,“敌军”很快溃败。士兵们却没有停下,王贵立刻下令:“步兵变阵,掩护骑兵追击!弓弩手跟上,保持火力压制!”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步兵、骑兵、弓弩手配合默契,仿佛演练了千百遍。而实际上,这样的协同训练才开展了一个月——将士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要让那些红毛鬼子看看,华夏军不仅单兵勇猛,更能团结如一人。
演练结束后,士兵们围坐在一起吃饭,手里捧着粗瓷碗,里面是香喷喷的糙米饭和炖肉。狗剩和几个步兵凑到骑兵身边,请教马上劈砍的技巧;骑兵们则好奇地问步兵,如何在枪林弹雨中保持阵型不乱。
“以后真打起来,咱就靠这股劲!”一个老兵喝了口酒,红着脸说,“红毛鬼子虽有火器,但他们人心不齐,哪像咱,都是一条心!”
众人纷纷点头,连汤姆等留下的俘虏都跟着笑——这段时间的训练,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华夏军的凝聚力,也渐渐明白,为什么这支看似装备落后的军队,能打败装备精良的殖民军。
四、底气渐足,枕戈待旦
夜深了,训练了一天的士兵们大多已睡熟,营房里响起此起彼伏的鼾声。王贵和牛皋却还在议事堂,与天宇一起研究新的战术。
“骑兵的机动性已经练出来了,”牛皋指着地图上的荒漠,“但缺乏远程武器,遇到红毛鬼子的火枪队还是吃亏。我想让铁匠坊给战马也装上护甲,至少能挡住流弹。”
王贵点头:“我也觉得,步兵的火器还不够。缴获的步枪只有三百多支,远远不够用。老王头说能仿制,但需要时间,得再催催他。”
天宇看着两人,眼中满是欣慰:“你们做得很好。这段时间的训练,将士们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他指着窗外正在加固的城墙,“城防也快完工了,加上我们的军队,就算殖民当局撕毁协议,我们也有底气应对。”
王贵起身抱拳道:“请城主放心,只要有我们在,绝不让红毛鬼子踏入华夏城半步!”
牛皋也拍着胸脯:“某的大刀早就渴了,他们敢来,就再尝尝惨败的滋味!”
夜色中的华夏城,安静却充满力量。校场上的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城墙上的哨兵紧握长矛,目光如炬;工坊里,老王头还在带领工匠们赶制火器,火炉的光芒映红了他们的脸;甚至连城外的陷阱和暗哨,都像沉睡的猛虎,随时准备扑向敢于来犯的敌人。
谈判还在继续,和平的曙光仿佛就在眼前。但华夏城的将士们没有丝毫松懈,他们知道,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靠谈判得来的,而是靠手中的刀枪、身上的筋骨、心中的勇气——靠这支在荒漠丘陵中千锤百炼的军队,靠这座用血汗筑起的钢铁城池。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第一缕阳光照在校场的旗帜上,“华夏”二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王贵和牛皋走出议事堂,看着即将开始新一天训练的士兵们,相视一笑——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任何风雨的到来。
喜欢穿越1858年的澳洲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1858年的澳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