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厅的门窗早已紧闭,烛火在风洞里摇曳,将墙上的防务图映得忽明忽暗。刘江站在图前,指尖按在标注着“博洛大军”的箭头处,身后围坐着赵忠、陈武、张奎、李诚,还有负责后勤的老周与工匠头领宋老栓,这是刘家军的核心决策层,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连呼吸都比往日沉了几分。
“探马最后回报,博洛大军已过清源县城,距堡不足二十里,预计明日卯时就能抵达堡外扎营。”刘江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此次敌军兵力三千,含五百满洲马甲,十门红衣大炮、二十门弗朗机炮,还有数不清的火药和炮弹,这不是之前多隆的小股试探,是要踏平咱们刘家堡的死局。”
他顿了顿,抬眼扫过众人:“我不瞒各位,此战关乎存亡,咱们无路可退。堡在人在,堡破人亡,没有第三条路。”
这句话像一块巨石砸进议事厅,空气瞬间凝固。张奎攥着刀柄的手青筋凸起,指节发白,他在山里当义军时,见过清军铁骑踏平村落的惨状,若刘家堡被破,堡内三百多弟兄、近千百姓,恐怕都难逃屠戮。李诚则想起蓟州卫城破时的混乱,那些溃散的袍泽、哭喊的百姓,此刻都化作沉甸甸的压力压在心头,他猛地站起身:“堡主放心!末将愿率所部守东墙,就算拼到最后一人,也绝不让鞑子炮轰开城墙!”
“坐下。”刘江抬手按住他的肩膀,目光转向防务图,“光有死志不够,得有章法。博洛此人,我从周文彬处听过,沉稳冷酷,最擅长正规攻城,他绝不会像多隆那样贸然冲锋,必然是稳扎稳打:先扎营,再部署火炮,用红衣大炮轰开城墙缺口,然后派满洲马甲冲锋,最后以步兵肃清残敌。咱们的策略,就得照着他的打法来破。”
烛火跳动间,刘江的指尖在防务图上划出四道轨迹,每一道都对应着一处防御节点:“第一,外围骚扰迟滞。陈武,你选三十名精锐,都是咱们之前练过的斥候,每人配短刀、弓箭和两枚震天雷,今夜亥时出发,绕到敌军侧翼,专挑他们的辎重队和炮车下手。不用硬拼,放几轮箭、扔几个震天雷就走,目的是打乱他们的行军节奏,拖延他们扎营和部署火炮的时间,哪怕能多争取一个时辰,咱们的防御就能多加固一分。”
陈武立刻应声:“末将领命!保证搅得鞑子鸡犬不宁!”他麾下的斥候都是从老兵里挑的,最擅长轻装突袭,之前夜袭多隆粮草时就立过功,对付这种骚扰任务再合适不过。
“第二,核心防御,重点抗炮击。”刘江的指尖移到东墙,那里是之前多隆主攻的方向,也是夹心墙最坚固的地段,“赵叔,你统筹城防:东墙、南墙各部署一哨兵力,西墙、北墙留少量哨兵警戒;城头上每隔三丈堆一堆沙袋,炮轰时能挡弹片;箭塔顶层的了望哨要时刻盯着敌军炮位,一旦发现他们校准炮口,立刻用旗语通知城头弟兄隐蔽。”
他转向宋老栓:“咱们铸的两门土炮,架在箭塔中层的箭窗后,不用贪射程,专打靠近壕沟的鞑子步兵,红衣大炮笨重,转炮慢,咱们的土炮灵活,能补防御缺口。另外,让工匠们连夜赶制震天雷,把所有硝磺都用上,越多越好。”
宋老栓点头如捣蒜:“堡主放心!工匠坊连夜不停,震天雷至少能再做两百个,炮子也备了三百枚,就是火药不多,只能省着用。”
“第三,夜间袭扰,疲敌耗弹。”刘江的眼神锐利起来,这是他们对付清军最有效的手段,“张奎,你带二十名义军弟兄,都是山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熟悉夜战。敌军扎营后,每晚子时出发,摸到他们营外,放火箭烧帐篷、扔震天雷炸马厩,还是老规矩,打了就跑,绝不恋战。鞑子警惕性高,肯定会整夜戒备,咱们耗他们的精力、耗他们的火药,红衣大炮每发炮弹都金贵,他们总不能对着空无一人的夜色开炮。”
张奎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这活儿我熟!保证让鞑子睡不安稳,第二天连举炮的力气都没有!”
“第四,预备队死守缺口。”这是最后的防线,刘江的声音沉了几分,“李诚,你带五十名原蓟州卫的老兵,组成预备队,驻守核心箭塔底层。一旦城墙被轰开缺口,鞑子冲进来,你立刻率军堵住缺口,依托第二道壕沟和箭塔,跟他们打巷战、打肉搏,哪怕用身体填,也得把缺口堵上,直到城头弟兄重新组织防御。”
李诚重重磕头:“末将誓死守住缺口!若让鞑子踏入核心区一步,末将提头来见!”
军事策略敲定,议事厅内的凝重稍缓,却又被后勤的压力笼罩。老周皱着眉,摊开手里的账本:“堡主,粮食还能撑二十天,可水和草药不够,若开战伤员肯定多,现有的草药只够敷治百人,水窖里的水也只够全堡用十天。还有箭矢,库存只剩三千支,怕是撑不过三轮攻城。”
“水的事,让妇女们连夜往所有能盛水的容器里蓄水,连水缸、木桶都用上,堡内的井也多淘几眼,保证不会断水。”刘江立刻部署,“草药不够,就让懂医术的老人带着孩子们,去堡外的山坡上采,挑止血、消炎的草药采,越多越好,哪怕带着露水也要采回来。箭矢不够,后勤队的老人和半大孩子都动员起来,削木杆、装箭头,工匠坊暂停铸炮子,优先赶制箭头,日夜不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铁院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铁院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