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将博洛的身影拉得颀长。案几上摊着三张地图:一张标注着刘家堡的残破防线,东墙缺口处被红笔圈了三道,旁侧批注着“三日可破”;一张画着明军与清军的对峙态势,赵率教的两千人马像一颗钉子,钉在清军西北十五里外;最底下那张,是通州至清源的粮草补给路线,墨迹新添的“粮草仅余五日”字样,透着紧迫。
“主帅,炮队已检修完毕,红衣大炮弹药还剩三成,足够明日一轮齐射轰开缺口。”副将垂首禀报,语气里带着难掩的急切,“刘家堡守军不足百人,连妇孺都扛着木棍上了城头,只要明日一早全力冲锋,必能踏平那破堡!”
博洛没有应声,指尖落在刘家堡地图的缺口处,指腹摩挲着粗糙的麻纸。他想起昨日登土坡眺望时,看到的那一幕,残破的城头上,士兵们拄着断枪、扶着伤兵,连个像样的阵型都凑不出来,可当清军巡逻骑兵靠近时,还是有箭矢顽强地射了出来。这支乡勇的顽强,远超他的预料:五天炮击、三次冲锋,折损了他两百多弟兄,竟没能踏破一座土堡。
“明军那边有动静吗?”博洛忽然开口,声音冷得像帐外的夜风。
“回主帅,赵率教的部队仍在原地扎营,只是今日加派了骑兵巡逻,范围扩大到十里,看架势像是在防备咱们突袭,却没半点主动进攻的意思。”副将连忙回道,语气里多了几分不屑,“不过是支军阀部队,没什么战斗力,若真敢来,末将带五百马甲就能打退他们。”
“没战斗力?”博洛冷笑一声,抬手将案几上的军事文书扔了过去,“你看看这个,赵率教麾下两千人,有八百是原辽东军的老兵,手里握着朝廷配发的鸟铳,虽不如咱们的红衣大炮,却比刘家堡的土炮强十倍。他现在按兵不动,不是没战斗力,是在等。”
副将捡起文书,匆匆扫过,脸色渐沉:“等?等咱们攻堡时偷袭?”
“他在等咱们两败俱伤。”博洛走到帐门口,撩开帐帘望向西北方向,那里隐约能看到明军营地的火把,像几颗昏沉的星子。“赵率教是刘泽清的人,刘泽清是什么货色?南明的军阀,眼里只有地盘和兵权。他派赵率教来,不是为了救刘家堡,是为了抢功,若咱们攻堡死伤惨重,他就趁机冲上来捡便宜;若咱们顺利破堡,他也能借着‘牵制清军’的名头,向弘光帝邀赏。”
帐内陷入沉默。副将望着案几上的地图,心里渐渐清明:此刻攻堡,确实是最佳时机,可一旦赵率教在冲锋关键时刻率军逼近,哪怕只是佯攻,也得分兵应对,攻城的满洲马甲本就只剩三百余,再分兵,别说破堡,连守住营地都难。
“那……咱们就这么算了?”副将不甘心地攥紧拳头,“弟兄们折损了两百多,红衣大炮耗了七成弹药,就这么撤兵,岂不是让那土堡笑话?”
“笑话?”博洛转身,鎏金弯刀的刀柄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本帅打仗,从来不是为了争一时意气。刘家堡是什么?一座孤立的土堡,既非战略要冲,也无粮草储备,就算踏平了,不过是多了一座废墟。可咱们若在这里折损太多兵力,回去怎么向摄政王交代?江南战局还等着咱们支援,总不能困死在这小地方。”
他重新走回案几前,手指在三张地图上依次点过,每一次落点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第一,刘家堡虽弱,却韧性十足,再攻三日,就算能破,咱们至少还要折损百人,得不偿失;第二,赵率教的明军虽不敢真打,却像根刺,不拔掉难受,分兵防备又分散兵力;第三,粮草只剩五日,通州补给线若被明军骚扰,咱们就得饿着肚子打仗,这三点,每一点都比攻堡重要。”
副将听得心头一震,先前的急切渐渐褪去,只剩下对主帅权衡全局的佩服:“那主帅的意思是……撤兵?”
“不是撤兵,是有序撤退。”博洛纠正道,语气斩钉截铁,“传我命令:第一,炮队今夜三更起,将无法带走的弗朗机炮、破损炮架全部焚毁,火药桶埋入地下,绝不能留给刘家堡;第二,明日拂晓,全军拔营,汉军步兵在前开路,满洲马甲殿后,沿通州路线撤退,沿途派骑兵警戒,防止明军尾随;第三,撤退前,让弓箭手对着刘家堡城头射一轮火箭,算是给他们留个教训。”
“遵令!”副将不再犹豫,躬身领命,转身大步走出大帐,帐外很快传来他传达命令的高喊声。
博洛重新拿起那张刘家堡地图,指尖在“刘江”二字上停顿片刻,眼神复杂。他承认,这个乡勇出身的堡主,确实有几分本事,用土法铸炮、靠夜袭骚扰、凭血肉之躯扛住红衣大炮,若此人在清军麾下,必是一员猛将,可惜,他偏偏要做清廷的敌人。
“暂且让你多活几日。”博洛低声自语,将地图揉成一团,扔进帐角的火盆。火苗窜起,迅速吞噬了残破的堡防图,像要烧尽这几日的胶着与不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铁院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铁院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