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共享的工匠营,坐落于刘家堡与鹰嘴崖之间的山谷中。这里原是一处废弃的矿场,如今被改造成规模宏大的工坊区:十几座铁匠炉一字排开,炉火熊熊,红光映天,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此起彼伏,震得山谷嗡嗡作响;东侧的火药坊被严密隔离,门口有联军士兵守卫,里面传来研磨、混合的细微声响;西侧的木工坊里,工匠们正忙碌地打造火炮支架和工具,木屑纷飞,弥漫着松木的清香。
这里是联盟的“技术心脏”,汇聚了刘家堡及各山寨最顶尖的工匠。孙小宝身着沾满炭灰的短打,瘸着烧伤的右腿,在各工坊间来回穿梭,嗓门洪亮:“都打起精神来!这炮要是铸不好,明年鞑子再来,咱们都得完蛋!”他如今是联盟工匠营总领,全权负责技术研发与扩散,脸上的憨厚依旧,却多了几分运筹帷幄的沉稳。
技术扩散的序幕,正有条不紊地拉开。
刘家堡的铸炮、火药颗粒化、铁器锻造等核心技术,曾是独步一方的秘密武器。如今,刘江决定有条件地向联盟内实力较强的黑石寨、鹰嘴崖、清风寨等山寨扩散,在各寨建立分坊。条件只有一个:分坊的核心技术人员必须在总营培训半年以上,所有技术参数由总营统一备案,战时武器统一调配。
“孙总领,这火药颗粒化的配比,俺还是没摸准,要么威力不够,要么容易受潮。”黑石寨的工匠头周铁山,正拿着一个装满颗粒火药的陶罐,一脸困惑地向孙小宝请教。他身后,几名黑石寨的工匠正围着刘家堡的老工匠,仔细记录着研磨的力度和混合的比例。
孙小宝接过陶罐,倒出几粒火药,放在手心揉搓,又凑近鼻尖闻了闻,沉声道:“你这硝石纯度不够,研磨得也太粗了。记住,硝石要反复提纯三次,硫磺和木炭的比例是一比二,研磨后要用细筛过滤,最后在阳光下晒干,不能暴晒,不然会炸!”他一边说,一边亲自示范,将提纯后的硝石倒入研磨机,调整齿轮的转速,“还有这研磨机,转速不能太快,不然会产生火星,要像这样,匀速转动!”
在铸炮工坊,刘家堡的铸炮师傅李老根,正指导鹰嘴崖的工匠们制作火炮模具。“这炮模要用耐火泥,里面要涂抹一层草木灰,防止粘连。炮管的厚度要均匀,前端薄后端厚,不然发射时容易炸膛!”李老根用木棍敲击着刚做好的模具,仔细检查着缝隙,“你们先做小炮试试水,掌握了火候,再做大家伙!”
各山寨的分坊也在同步建设。黑石寨利用附近的铁矿,建立了铁器分坊,主要锻造农具和火铳配件;鹰嘴崖依托山谷的水源,建立了火药分坊,负责颗粒火药的批量生产;清风寨则建立了木工分坊,打造火炮支架和运输车辆。总营定期派遣技术骨干巡查指导,确保各分坊的技术标准与总营一致,避免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技术扩散的同时,升级研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铸炮工坊的中央,一座巨大的熔炉正熊熊燃烧,炉内的铁水泛着炽热的白光。几名工匠正小心翼翼地将铁水倒入大型火炮的模具中,汗水顺着脸颊滑落,瞬间被炉火蒸发。“孙总领,这是第三尊大型火炮的模具了,前两尊都因为温度没控制好,出现了沙眼,这次一定能成!”负责熔炉的工匠高声喊道。
这尊大型火炮,是刘江和孙小宝反复商议后决定仿制的,炮管长达一丈二,口径比之前的弗朗机炮大一倍,预计射程能达到三里,威力足以轰塌清军的盾车和简易城墙。为了攻克技术难题,工匠营集中了所有铸炮高手,改进了熔炉的结构,增加了通风口,又摸索出“分段浇筑”的方法,先浇筑炮管,再浇筑炮尾,确保整体的坚固性。
“温度再升一度!注意观察铁水的颜色,变成亮白色再倒!”孙小宝紧盯着熔炉,声音带着一丝紧张。这尊火炮,耗费了联盟大量的铁料和人力,一旦成功,将极大提升联盟的军事威慑力;若是失败,不仅会浪费资源,更会打击工匠们的信心。
在火铳工坊,另一番研发景象正在上演。几名工匠正围着几支改装后的火铳,进行射程测试。“第一支,射程一百五十步,偏差三寸!”“第二支,射程一百七十步,偏差两寸!”记录员高声报出数据,张文弼站在一旁,认真地将数据记录在文书上。
为了提升火铳的射程和可靠性,工匠们做了多处改进:加长了枪管,从原来的三尺延长到四尺,增加了弹丸的初速度;优化了枪机结构,将原来的火绳点火改为燧发点火,减少了受潮和风吹的影响;在枪管内壁刻上螺旋纹,让弹丸旋转飞行,提高了精准度。
“张大人,你看,这改进后的火铳,射程比原来远了五十步,精准度也提高了不少!”一名工匠拿起一支改装火铳,兴奋地说道。
张文弼点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好!把这些数据整理好,分发到各分坊,让他们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改造。另外,要尽快批量生产,装备联军精锐营!”他深知,技术优势不仅是军事威慑力的关键,更是维系联盟凝聚力的核心——各山寨之所以心甘情愿听从联盟调遣,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中了刘家堡的技术,想要获得先进的武器和生产工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明末铁院》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明末铁院请大家收藏:(m.20xs.org)明末铁院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