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画面从洛阳的废墟转向了另一座中原雄城——开封。城高池深,守军严阵以待,气氛紧张,却与洛阳陷落前的绝望有所不同。
“老铁们,福王朱常洵的‘福禄宴’可是给全天下的明朝藩王狠狠上了一课!”朱及第的声音响起,“当李自成的大军携大胜之威,兵锋直指开封时,坐镇这里的周王朱恭枵,做出了和福王完全不同的选择。”
画面给到开封周王府,只见府库大开,一箱箱的金银、一袋袋的米粮被搬了出来。
“这位周王,是咱们太祖高皇帝嫡五子周定王朱橚的后代,”朱及第特意强调了一下出身,“他几乎是散尽家财,把所有的钱都拿了出来,重赏守城将士!并且宣布:‘杀贼一人,赏银五十两!’这手笔,瞬间点燃了守军的士气!”
在周王巨额赏格的激励下,开封守军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李自成前后三次大规模围攻开封,”天幕上展现出惨烈的攻城战画面,“守军在周王金钱的驱动下,拼死抵抗。农民军架起云梯,守军就滚木礌石往下砸;农民军挖掘地道,守军就对挖壕沟进行破坏。双方你来我往,杀得尸横遍野,开封城下成了巨大的绞肉机,李自成甚至在此战中一度身负箭伤,差点毙命!”
“网友【钞能力战士】:周王:只要钱给够,没有守不住的城!(暂时)”
“网友【榜样力量】:看看人家周王!福王要是早这么干,至于变成一锅肉吗?”
“网友【理性分析】:周王敢这么干,主要是因为他这一支跟皇位继承完全没关系,不怕被猜忌。而且天高皇帝远,崇祯这会儿自身难保,也管不了他了。”
奉天殿前,朱元璋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一些,微微颔首:“这个周王,倒是个懂事的!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比那个蠢猪一样的福王强多了!” 他看到自己的后代中还有如此明事理、敢担当的,心中多少有了一丝慰藉。
然而,画面的基调很快再次转向沉重。尽管周王散尽家财,尽管守军浴血奋战,开封城在长期的围困和巨大的消耗下,依然摇摇欲坠。
“但是,老铁们,问题来了。”朱及第抛出了核心问题,“周王如此慷慨,守军如此英勇,为什么开封最终还是没能守住呢?”
天幕上,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
“网友【历史的厚度】:周王做得对,但做得太晚了!明朝宗室两百多年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积累的怨恨,岂是临时抱佛脚花点钱就能抹平的?”
“网友【根源在制度】:藩王制度本身就是大明的毒瘤!一个周王散尽家财,能弥补其他千百个藩王造的孽吗?城外的流民,有多少是被藩王、地主逼得家破人亡的?”
“网友【大势所趋】:守城靠的是城内官兵,可城外是千千万万想活命的饥民!你花钱能收买城内几千人,能收买城外几十万颗绝望的心吗?李自成能败一次两次,但只要饥荒和压迫在,他的队伍就永远不缺人!”
“网友【绝望的对比】:守军为钱而战,流民为命而战,这战斗意志能一样吗?”
听着朱及第的讲述和网友们的犀利评论,朱元璋脸上刚刚浮现的一丝欣慰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沉重。
他原本以为,只要藩王们懂事,肯出钱出力,就能保住江山。但现在他明白了,周王的努力,就像在即将溃堤的洪水前扔下几袋沙包,或许能延缓片刻,却根本改变不了结局。
“咱……咱明白了……”朱元璋的声音带着沙哑和一丝颤抖,“是咱……是咱定的这藩王制度,把这天下,把咱的子孙,和亿兆百姓,生生对立起来了啊!”
他痛苦地闭上眼睛:“两百多年……他们趴在百姓身上吸了两百多年的血!福王是明着蠢,周王是临时聪明,可归根到底,他们,连同咱定的这规矩,早就把人心给丢光了!城外那几十万跟着李自成的人,他们恨的不是某个王爷,他们恨的是整个大明朝!是整个不让他们活命的世道!”
徐达等人闻言,皆尽默然。他们跟随朱元璋打天下,深知民心之重要。如今透过天幕,他们清晰地看到,陛下亲手建立的、旨在护卫朱家江山的藩屏制度,在经过两百多年的发酵后,已然成了吞噬江山社稷的最可怕的蛀虫。
天幕上,朱及第最后总结道:“开封的顽强抵抗,最终未能改变其陷落的命运。周王的努力,更像是一场悲壮的、试图用金钱对抗时代洪流的无力挣扎。它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当一个王朝统治的合法性丧失殆尽,当其与底层民众的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之时,任何局部的、技术性的修补,都将是徒劳的。明朝积攒了两百多年的怨气,已然汇聚成了毁灭一切的滔天巨浪。”
天幕上,开封血战的画面依旧惨烈,但关于这座古城最终的命运,却笼罩在一片浑浊的洪水和历史的迷雾之中。
“老铁们,关于开封城最终是如何陷落的,历史上一直存在一桩巨大的悬案!”朱及第的声音带着探究和谨慎,“主流说法是,在长期围城后,崇祯十五年九月,李自成下令掘开了黄河大堤,滔天洪水瞬间吞没了开封城,导致城内数十万军民溺毙,城池不攻自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