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壁关指挥所内的决策,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关城的每一个角落。尽管士兵们大多并不知晓“惊蛰计划”的全貌,但那凝重的气氛、军官们匆匆的脚步、以及即将分别由周猛和胡馨儿执行的危险任务,都无声地宣告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阳光彻底驱散了晨雾,也带走了毒雾残留的最后一丝阴冷。但铁壁关内的空气,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沉重。伤兵营里,王军医带着有限的几名医工,穿梭在呻吟的伤员之间,竭尽全力。城墙上,守军士兵们默默地将战死同袍的遗体抬下,清理着战斗的痕迹,修补着破损的垛口和墙体。每个人的脸上都看不到胜利后的喜悦,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坚毅和隐藏深处的忧虑。
李慕云的命令被不折不扣地执行着。
雷豹开始在各营中挑选还能骑马拉弓的士兵。这个过程充满了艰难与抉择,许多士兵身上带伤,却依旧挺直腰板,希望能被选中。最终,一支五百人、主要由轻伤员组成的骑兵队被迅速集结起来,他们默默地检查着自己的战马、弓矢和弯刀,眼神中透着一股决死之气。
周猛则开始点选那八百援兵。这几乎掏空了铁壁关最后一点机动力量。他挑选的都是经历过血战、意志最为坚定的老兵。关内库存本已不多的箭矢、弩箭被优先配发给这支队伍,每个人都分到了仅够数日食用的干粮和清水。没有人说话,只有兵器碰撞和马蹄刨地的声音,在压抑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胡馨儿回到了军医处的小屋。
王军医正在为秦海燕施针,看到胡馨儿回来,尤其是看到她脸上那决然的神色,老人心中已然明了。他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取出最好的金疮药和固本培元的丹药,塞进胡馨儿的行囊,又仔细地为她检查了一遍左肩的伤口,重新进行了包扎。
“胡姑娘……千万……保重。”王军医的声音带着哽咽,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这一句沉重的叮嘱。他行医数十年,见过太多生死,但看着这个年纪与自己孙女相仿的少女,一次次义无反顾地走向绝境,心中那份痛惜与敬佩,难以言表。
胡馨儿对着王军医深深一揖:“王军医,二师姐和六师姐……就拜托您了。”
王军医重重点头,老眼含泪:“只要老朽有一口气在,必竭尽全力!”
胡馨儿走到秦海燕床边,看着大师姐那苍白而平静的睡颜,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那冰凉的手。二师姐的手,曾经是那么有力,挥舞“掠影”时如同闪电,此刻却柔弱无骨。
“二师姐,你放心,馨儿一定会找到办法救你,一定会阻止他们的阴谋……”她在心中默默发誓,然后俯下身,在秦海燕耳边用极低的声音说道,“等我们回来。”
她又走到宋无双床边,看着六师姐那即使在昏迷中依旧紧蹙的眉头和刚毅的轮廓,轻轻为她掖了掖被角。
做完这一切,胡馨儿不再停留。她换上了一套更加利落的深色夜行衣,将“流萤”短剑仔细绑在腰间,又将王军医给的药物、李慕云提供的简陋地图、一小包盐巴和火折子等物小心收好。她坐在床边,开始闭目调息,运转“栖霞心经”,尽可能多地恢复一些内力。左肩的伤口依旧传来阵阵隐痛,内力的干涸感如同沙漠般灼烧着经脉,但她心无旁骛,引导着那微弱的真气,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滋润着枯竭的身体。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
黄昏时分,残阳如血,将铁壁关的影子拉得很长。
胡馨儿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她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昏迷的师姐们,毅然转身,走出了小屋。
指挥所前的小广场上,周猛率领的八百援军已经集结完毕。人人默立,战马衔枚,一股悲壮的气氛弥漫开来。雷豹的五百骑则在一旁待命,他们将负责掩护胡馨儿出关并进行佯动。
李慕云、雷豹以及关内主要将领都站在指挥所门口。
胡馨儿走到李慕云面前,抱拳一礼:“李将军,馨儿准备好了。”
李慕云看着眼前这个身形单薄、脸色苍白的少女,心中百感交集。他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巧的、雕刻着飞燕图案的玉符,郑重地递给胡馨儿:“胡姑娘,此乃本将信物。若……若事不可为,或遇到我方斥候,或许能派上用场。切记,此行以探查为主,保全自身为要!若有危险,立刻退回!铁壁关,需要你这样的英雄!”
胡馨儿接过那尚带着李慕云体温的玉符,入手温润。她没有推辞,小心收起,再次抱拳:“将军放心,馨儿明白。”
她又看向周猛。周猛对她重重抱拳,一切尽在不言中。
“出发!”李慕云沉声下令。
没有激昂的壮行酒,没有煽情的告别语。周猛翻身上马,对着八百援军猛地一挥手。马蹄用厚布包裹,队伍如同沉默的洪流,悄无声息地向着西城门方向开去。他们将绕开正面战场,沿着一条隐秘的山路,星夜兼程,赶往天狼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七星侠影:侠义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七星侠影:侠义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