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壁关那沉重的侧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将最后一丝关内的灯火与喧嚣彻底隔绝。刹那间,浓郁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黑暗包裹而来,唯有天际那轮清冷的残月,洒下些许微弱而惨淡的光辉,勉强勾勒出苍茫大地的轮廓,以及这支如同幽灵般在夜色中疾行的小小队影。
寒风,比关内更加凛冽,如同无数把冰冷的小刀,无孔不入地钻进衣领袖口,带走本就稀薄的热量。风中夹杂着戈壁滩特有的沙尘气息,以及一种若有若无的、来自远方腐骨沼的、令人心悸的腐朽甜腻气味。马蹄踏在布满碎石和枯草的坚硬地面上,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嘚嘚”声,这声音被刻意控制在最低限度,仿佛生怕惊醒了沉睡在黑暗中的凶兽。
秦海燕一马当先,走在队伍的最前列。深蓝色的劲装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唯有那柄斜挎在腰间的“掠影”剑鞘,偶尔反射出一丝月华的冷光。她微微伏低身体,以减少风阻,目光如同最锐利的鹰隼,穿透前方的黑暗,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可能藏匿危险的阴影角落。左肩伤口处传来的隐隐作痛,如同一个永不疲倦的提醒,让她时刻保持着清醒,也让她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此行肩负的重任与面临的凶险。她不能倒,至少,在抵达天狼关、完成使命之前,绝不能倒。
宋无双策马行在秦海燕身侧稍后的位置。暗红色的骑装在月光下呈现出一种近乎黑色的沉凝。她那柄以玄铁混合精金打造、沉重无比的“破岳”剑,此刻并未像往常那样彰显着无匹的力量,而是用厚厚的粗布层层包裹了剑柄和部分剑身,负于背后,显得沉默而内敛。失去了往日澎湃汹涌的内力支撑,她更能清晰地感受到北地夜风的酷烈,以及战马奔驰时传来的清晰颠簸。每一次颠簸,都仿佛牵动着体内那些刚刚被“九转还元丹”药力勉强粘合、依旧脆弱不堪的经脉,带来阵阵针扎似的细微刺痛。但她紧抿着嘴唇,腰背挺得如同标枪,那双曾经燃烧着烈火般战意的眸子,此刻沉淀下来,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倒映着清冷的月光和前方无尽的黑夜。力量可以失去,但意志,绝不能垮。
胡馨儿则如同队伍中最灵动的音符,她的位置并不固定。时而如同轻灵的雨燕,策马奔至队伍最前方数十丈外,凭借那超凡的灵觉和“蝶梦”轻功带来的极致速度,探查前路;时而又悄无声息地滑向队伍侧翼,没入黑暗之中,片刻后再度归来,用手势或极其低微的声音,向秦海燕和带队校尉张诚汇报着周遭的情况。她那娇小的身躯在墨绿色的短打包裹下,几乎与崎岖的地形融为一体,只有那双在黑暗中格外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警惕与机敏的光芒。她是这支队伍的眼睛和耳朵,是黑暗中指引方向的微光。
校尉张诚,这位被雷豹寄予厚望的北地老卒,则如同最沉稳的磐石,位于队伍中段靠前的位置。他不需要像胡馨儿那样频繁地前后穿梭,他那张饱经风霜、如同刀刻斧凿般的脸庞上,每一道皱纹仿佛都记录着对这片土地的熟悉。他很少说话,只是偶尔根据胡馨儿传回的信息和前方地形的变化,打出几个简洁的手势,整个队伍便如同臂使指般,悄无声息地调整着行进的方向和速度。他身后的四十九名骑兵,人人如此,沉默,剽悍,如同五十头默契的孤狼,跟随着头狼,在这危机四伏的敌后腹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坚定前行。
除了马蹄声和风声,队伍中再无人语。并非纪律严苛到如此地步,而是每个人都清楚,任何一点多余的声音,在这寂静的旷野中都可能被放大,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他们是在与时间赛跑,更是在与死亡共舞。
离开铁壁关约莫一个时辰后,队伍进入了一片更加荒凉的区域。这里已经远离了主要交战区,地面上看不到太多战争的痕迹,只有亘古存在的戈壁、起伏的沙丘以及偶尔出现的、如同巨人骸骨般矗立的雅丹地貌。月光下,这些风蚀而成的土丘投下大片大片的、扭曲诡异的阴影,仿佛隐藏着无数妖魔鬼怪。
胡馨儿从前方折返,压低声音对秦海燕和张诚道:“二师姐,张校尉,前面是一片开阔的戈壁滩,视野很好,但没有任何遮蔽。我们需要快速通过,防止被可能的狄虏了望哨发现。”
秦海燕点了点头,看向张诚。张诚会意,打了个手势,队伍的速度悄然提升了一些,马蹄声也稍微密集起来。在这片死亡地带,速度就是生命。
然而,就在队伍即将完全穿过这片开阔地,进入前方一片低矮丘陵地带时,胡馨儿突然猛地举起右手,握紧了拳头——这是示警停止前进的信号!
整个队伍瞬间如同被施了定身法,五十余骑几乎在同一刹那勒住战马,人马皆寂,只有夜风拂过戈壁发出的呜咽声。
“怎么了,馨儿?”秦海燕压低声音,警惕地望向四周。宋无双也握紧了缰绳,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前方那片看似平静的丘陵阴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七星侠影:侠义风云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七星侠影:侠义风云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