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处赵建国等人的脚步声消失在院外的廊道尽头,斫韵堂内重归寂静,唯有窗外夕阳最后一抹余晖,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拉出一道狭长而暖昧的光带,如同某种隐晦的分界线。沈墨背靠着冰凉的门板,并未立刻动作,赵建国最后那句意有所指的“院里有些不太平”,以及他审视青花瓷瓶时那一闪而过的讶异,都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层层疑虑的波纹。
保卫处知道多少?他们仅仅是基于监控异常进行例行排查,还是已经察觉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那修复瓶中蕴含的、微弱的星辉能量?赵建国那句提醒,是出于职责的善意,还是某种带着警告意味的试探?故宫这潭水,远比他想象的要深,水面之下,不知潜藏着多少股暗流。
他走到工作台前,手指拂过那件刚刚修复完毕的明代青花瓷瓶。瓶身温润,裂纹几不可见,在渐暗的光线下,竟隐隐流露出一丝内敛的宝光。这超越常规的修复效果,无疑是“星辉”之力运用的明证,是福是祸,尚未可知。他必须更加谨慎地运用这份新得的力量,至少在完全弄清各方势力意图之前,不宜过分显露。
就在他凝神思索之际,一阵极其轻微、却带着特定韵律的敲门声,再次打破了工作室的宁静。这次的敲门声与赵建国的沉稳有力不同,更显轻柔、克制,仿佛怕惊扰了什么,却又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坚持。
沈墨心神一凛,感知瞬间外放。门外站着一个人,气息平稳悠长,带着一种熟悉的、温婉中透着疏离的感觉——是董雅南!
她竟然又来了!而且是在保卫处刚刚离开的这个敏感时刻!
沈墨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该来的总会来。他整理了一下衣袍,将面上所有多余的情绪敛去,恢复了平日的沉静,走过去打开了门。
门外,董雅南依旧是一身素雅的装扮,米白色的风衣衬得她身形修长。她手中这次没有提食盒,而是拿着一个看起来颇为古旧的紫檀木长条匣子,约一尺见方。她站在暮色渐合的廊下,身后是故宫沉入夜色的剪影,脸上带着与上次无二的、恰到好处的温婉微笑,只是那双沉静的眼眸深处,似乎比上次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凝重。
“沈老师,打扰了。”董雅南微微颔首,语气柔和。
“董女士,请进。”沈墨侧身让她进来,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她手中的木匣。那木匣样式古朴,表面打磨得极为光滑,泛着幽暗的光泽,上面没有任何雕刻纹饰,却自有一股沉凝的气息,显然也非寻常之物。
董雅南走进工作室,目光习惯性地扫过室内,当看到工作台上那件修复如初、甚至更显神韵的青花瓷瓶时,她的目光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了然的微光,随即恢复如常,并未多言,只是赞了一句:“沈老师好手艺,这件‘游春图’大罐能重焕新生,实在是幸事。”
她竟然一眼就认出了这瓷瓶的来历与名称!沈墨心中微动,这绝非普通爱好者所能具备的眼力。他不动声色地回应:“董女士过奖,分内之事罢了。”他引着董雅南在工作室一角的茶桌旁坐下,沏了两杯清茶。茶香袅袅,暂时驱散了一些空气中凝滞的气氛。
“董女士此次前来,还是受令姑祖母所托?”沈墨将一杯茶推至董雅南面前,开门见山地问道。他不想再做过多的寒暄与试探,眼前的女子绝非易于之辈,不如直截了当。
董雅南双手接过茶杯,指尖白皙修长,她并未立刻饮用,只是感受着茶杯传来的温热,目光落在沈墨脸上,那温婉的笑容稍稍收敛,多了几分郑重:“是的。姑祖母她老人家……感知到了一些事情。”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她让我来问问沈老师,昨夜子时,星辉大盛,位育斋门开,‘意核’传承已定,不知沈老师……可还安好?”
她的话语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惊雷般在沈墨耳边炸响!她不仅知道位育斋,知道“意核”,甚至连他成功获得传承、以及具体的时间都一清二楚!这绝不仅仅是“听闻”或“推测”,这分明是了如指掌!
沈墨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杯中的茶水漾开细微的涟漪。他抬眼,目光锐利地看向董雅南,不再掩饰眼中的审视与警惕:“董女士,或者说,董家,对此事似乎知之甚详?”
面对沈墨骤然转变的态度和锐利的目光,董雅南并未露出丝毫怯意或慌乱,她坦然迎上沈墨的视线,轻轻将手中的茶杯放下,发出清脆的磕碰声。“沈老师不必紧张。”她的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董家,或者说,我这一脉,存在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为了等待‘意核’传承者的出现,并在必要时,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帮助与提醒。”
她拿起放在身旁的那个紫檀木长条匣子,推到沈墨面前。“姑祖母说,您既已通过‘意核’考验,便是得了‘星槎’真传,与我董氏先祖理念相合,已非外人。此物,算是她老人家补上的贺礼,或许对您接下来要走的路,有所帮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故宫修复师与百年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